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如何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美味的校园餐饮环境是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在当今有着较为完善的校园食安体系的情况下仍有校园食堂频频曝出有害菜品、学生中毒等事件,一度在社会上引起热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校园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诚以为,要从做好员工管理的“牛鼻子”出发抓好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校准思想之标,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从业人员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认识和行为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加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保障师生饮食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关键。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培训体系,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卫生知识、操作规范、应急处理等方面,做好岗前培训,确保员工对食品安全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为员工树立思想之标。要改善作业环境营造食安氛围,食堂张贴食品安全宣传海报、设立卫生标语,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食品安全的警觉性。
坚实制度之基,严格执行食堂职工管理制度。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鼓励员工参与到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中,严格落实“周排查、日管控”要求,督促认真履职尽责,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良好氛围。建立考核制度,严格评估审计,将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理等内容,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检验,考核合格者可在年度绩效中获得加分,考核不合格者将进行二次培训,激励员工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规范在日常工作中的作业行为。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在工作期间身体健康、无传染病、不携带病毒,做好员工健康管理;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须先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不得先上岗后体检。
调整行为之舵,科学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引导员工自觉执行规范操作,包括正确洗手步骤、个人卫生管理、生熟食品的分隔存储、正确的烹饪操作、餐具的消毒清洗、作业环境的清洁等方面,确保学生食品安全源头管控,有效降低食物中毒风险。要求员工严格规范食材的验收和管理,明确食材采购、验收、存储、加工等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食材新鲜度、保质期、包装完整性等进行严格检查,根据食材的特性采取合适的存储方式,对不合格食材和过期食材要及时处理。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准和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以耐心、友善的工作态度为师生服务,快速响应师生需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干事创业容不得“虚头巴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