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国家发展的注脚。回望新中国70年壮阔征程,厕所映射着人们卫生习惯的改变,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全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是要把厕所革命当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助力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头戏”,不仅要持之以恒的加以推进,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社会等多元力量,尤其是群众的主体作用。
政府引导,把好“总开关”。厕所常常被视作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厕所硬件设施建设对应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健康,更是一个地方的社会治理是否现代、文明的体现。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景区、城市、农村都要抓严抓实。“厕所革命”的成功还有赖于技术的革新升级,管理的社会化和规范化,以及政府持续的关注和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要把好“总开关”,重点抓好规划编制、标准制定、示范引导等工作,不应大包大揽,不替群众做主,不搞行政命令。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形成的居住状况和习惯,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投工、投劳,建设干净卫生的自家厕所和农村公厕。应加强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发放宣传资料、标语、专栏等方式,多途径、多角度进行宣传,营造进行厕所革命浓厚氛围。
群众主体,做好“主力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问题曾是城市面临的通病,在农村更是“老大难”的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各地已经着手对农村厕所进行改造,但收效甚微,农民不愿意在这项“看不到直接收益”的建设上花钱,认为“没有粪便臭,哪有五谷香”,卫厕建设是浪费钱财。钱包鼓不鼓、观念新不新,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往往影响着农村厕所改造的进度,由此看来,“厕所革命”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固有观念。抓实卫厕改造,要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百姓真正认识到厕改带来的好处,支持、接受、参与卫厕改造,实现“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要清醒的认识到,无论政府部门出力多大、用力多勤、派员再多,自上而下的推动也力有不逮的地方。涉及家家户户的民生问题,需要民众的主动参与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不然“厕所革命”只是一场“独角戏”,即使给民众带来幸福感也将难以为继。
社会参与,当好“助推器”。“户看户,村看村,以点带面,逐渐铺开。”基层干部经过探索、试点、再探索、再试点、再推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以点代面,农村改厕之火逐渐呈燎原之势。淡灰色的大理石地面、通体洁白的洗手池、感应式的冲水马桶......在许多公共场所,干净、卫生的厕所改善着人们的出行体验。但在很多地方,厕所革命变成了政府一家之事,社会力量没有充分参与进来。特别是对于公厕而言,不文明用厕的现象还经常出现,甚至有些人只用不护,把好不容易洁净起来的厕所又弄得脏乱。构建良好的公厕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用心维护。农村卫厕改造同时也可以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更多的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筹资、组建扶贫基金,对口帮扶,在卫厕改造、健康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中充分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许海平(腾冲市委组织部)
上一篇:共青团丽江市委行业扶贫工作纪实
下一篇:全球抗疫需要中国青年榜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