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疯狂刷屏,但立秋分明已过去许久,这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春播,夏作,秋收,冬藏,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催生出纷繁美丽的岁时风俗。这些节俗在爆竹声中,六月西湖,在空山新雨,孤舟蓑笠。但随着商业利益的逐渐侵蚀,传统节日逐渐失去这些“俗气”,变得“土不土”、“洋不洋”,传统文化内涵正被铺天盖地的“秋天的奶茶”、华丽的月饼而模糊。笔者认为,应该让传统节日在守正与创新中返璞归真,党员干部尤其要带头行动起来。
善其身,摒弃庸俗。勤学善思,知行合一,思想理论素质是党员干部素质的灵魂。但一些党员干部不辨良莠,认为什么事都无伤大雅、小事一桩,一笑了之。随波逐流,担心如果“不入流”不参与会被他人嘲笑或疏远。党员干部身上有着极强的社会效应,要坚持参与和继承传统节日文化,才能团结和凝聚民心,强化民族意志,维系民族团结,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深层价值和深远意义,既要坚持过“土味”的传统节日,还要过好传统节日,过好并非是大吃大喝,胡吃海塞,而是要力行勤俭节约,让传统节日回归本来色彩。
守初心,严防媚俗。传统节日多不胜举,但对于极少数热衷于拉拉扯扯、吹吹捧捧的党员干部来说似乎远远不够。这些亲人团聚、庆祝丰收、祈福安康的节日常被用来做人情买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社会利益格局和个人利益观深刻变化,容易导致理想信念的淡化和价值观扭曲。媚俗之至使得少数党员干部将个人利益置于党和群众之上,为了个人形象走“关系路”、“人情路”,忘记了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失去初心往往变得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遇事明哲保身,面对名利又争又抢,出了问题上推下卸。所以党员干部必须正确的人生坐标,树立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远离不良之风影响。追求“真善美”,远离“假丑恶”,在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之间做出正确选择。
有底线,拒绝低俗。传统节日里总少不了亲人团聚,载歌载舞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但情趣低俗的党员干部却把赌博、酗酒、搞迷信活动等“糖衣炮弹”当成消遣,从道德品质滑坡开始走上违法违纪道路。所以党员干部要增强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谦虚谨慎,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该参与的活动坚决不参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过好每一个传统佳节。
周秀鸿(大理州漾濞县瓦厂乡纪委)
下一篇:莫把“职权”当“特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