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资讯

锦屏县:写好“山水文章”走“生态致富路”

时间:2020-10-13 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党建云

  清晨的阳光慢慢爬上山间,当云雾渐渐散去,人们不禁被圭叶村的美艳惊到了。

  圭叶村,曾是锦屏县一个守着青山绿水但发展无门、穷得叮当响的山沟沟。为改变现状,2016年圭叶村趁机发展乡村旅游,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成立了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集吃、喝、玩、乐、住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山庄,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通过这几年的打造,圭叶村已经发展成为锦屏著名的乡村旅游村寨,各地游客纷纷涌入,观赏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吃着美味的原生态美食、体验橡皮艇漂流乐趣、体验侗族农耕文化……

  近年来,锦屏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夜郎遗珠·有机锦屏”战略发展定位,聚焦生态优势,精准选择产业,精准建立机制,精准匹配项目,夯实绿色产业发展的底子,打造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和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生态致富“路子”。

  精准选择产业,夯实脱贫致富“底子”

  河口乡、固本乡均地处群山之中,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如何才能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两乡按照“一场战役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围绕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两条主线,以政策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林业生态扶贫致富效果,走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致富新路子。

  在河口乡培陇村的魔芋种植地里,成片的魔芋长势喜人。“林下种植魔芋,这种种植模式不用开垦大片的土地,也不需砍伐林木,只是在林间空隙除杂草后种植,是全村人致富的好项目。”河口乡培陇村党支部书记黄兴荣说。

  在固本乡高舟村,林下中药材1050亩淫羊藿和500亩黄精,郁郁葱葱,肆意生长。不远处,田间种植的450亩吴茱萸及套种的200亩一枝黄花相继成熟,林下经济带来的“绿色红利”正惠及每一个人……

  近年来,锦屏县大力发展“三区”经济,通过做“精”坝区、做“活”林区、做“优”水区,走出了一条适合锦屏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使得全县农业产业由零散、单一、传统向高效、多元、可持续转型,让千年沉寂的土地、森林和水域焕发勃勃生机。目前,全县有500亩以上坝区7个,总面积4。05万亩;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76。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3。68亿元以上;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21万亩,带动贫困户5589户21240人。同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撑,引入、扶持、服务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龙池多彩农业产业园、隆里盛丰产业生态园、铜鼓-大同万亩石斛工区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园区绿色经济,调整完善工业园区、农业园区规划,构建以生态有机农业、园区绿色经济、现代服务产业、健康养生产品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

  精准建立机制,拓宽增收致富“路子”

  在新化乡新化所村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里,辣椒成熟了,一座座现代化的蔬菜大棚里放眼望去火红一片。临近的合作社厂房里到处洋溢着爽朗的笑声,30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对采收的辣椒进行分级、加工、打包。

  今年,新化所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参与合作社,集中连片组织辣椒种植10000余亩,以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带动1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隆里乡立体式种植的特色产业园格局在这里初具雏形,隆里盛丰产业生态园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万余人,让更多群众尝到了致富的“甜头”。

  锦屏县近年来针对产品精加工能力弱、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通过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合作社建设,依托产业基地,扩大合作社规模和效益,促进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并与农户签订销售合同和最低保护价,与乡镇、村签订合作协议,保障产有所销。同时,合作社、基地、企业等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地贫困人口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精准匹配项目,优化人居环境“面子”

  “多亏村里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给我们每家每户装了污水收集管道,门前屋后的空气清新多了。”以前,铜鼓镇铜坡村村民杨启良家养猪、喂鸡,原来猪和鸡粪便、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沟里,臭气熏天,下雨天污水横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后,让铜坡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还保障了人畜饮水安全,有效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以前村里环境卫生差得很,白色垃圾到处都是,乱糟糟的。现在,通过开展农村清洁风暴行动,大家一起动手把卫生搞好了。你看,干干净净的,住起舒服多了。”说起村上的变化,铜鼓镇高柳村村民龙立华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村的公厕、广场、风雨桥、六角亭、文化戏台建起来了,美得像在画中一样,村里面还办起了蔬果采摘园、农家乐、钓鱼池,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让敦寨镇三合村架寨组变得漂亮又干净,农文旅游发展也走上了“上坡路”。

  近年来,锦屏县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杉木之乡地常绿、水常清、天常蓝。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路长制,县城及1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点达标率达100%,地表水茅坪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通过持续开展“两违”整治专项行动,全县共查处、制止违法占地536起,面积221亩;共查处违法建设82起,清除乱搭乱建建筑物不计其数。同时,通过全面推进全县15个乡镇“大花园”“大果园”建设,打造百个景区村庄、千户美丽人家、全域美丽乡村,做到村村有彩、户户有花、家家有果。

  供稿|锦屏县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551010/1602570516440003.htm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