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时评

别把“苦劳”当“苦熬”

时间:2020-10-13 作者:佚名 来源: 陕西党建网

有位落马干部在忏悔书中陈述,由于自己私心过重、权力观扭曲,认为自己在“小衙门”坐了多年“冷板凳”,“奉献了青春”“虚度了光阴”,到头来觉得自己提拔无望、前途渺茫,于是每天都在“苦熬”中等待退休,后来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老板兄弟”,禁不住腐蚀拉拢,觉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索性大搞权力变现、大肆贪污敛财,最终身陷囹圄、后悔不已。

现实中,类似这样自暴自弃走上歧途的干部虽是少数,但具有“苦熬”心态的干部并不少见。有的眼高手低、自傲无比,认为自己怀才不遇、难展才能,抱怨岗位偏、权力小,但又别无选择、只能将就,于是整天摆出一副“组织有愧于我”的姿态,精神颓废空虚、满腹牢骚怨言、干事浑浑噩噩,在“苦熬”中荒废光阴;有的认为自己卡在事业“瓶颈”,既不愿意提高能力素质,也没机会打开新的天地,难以实现“弯道超车”,觉得自己提拔无望也就不必折腾,于是便在心态上让自己“退居二线”,整天倚老卖老,工作不积极、干事没动力,坐等“到站下车”,庸懒散拖作风严重。凡此种种,让“苦熬”成了一种悲观病,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得不忌、不得不防。

“苦熬”者的共同特点,就是理想动摇、思想滑坡,胸无大志、狭隘自私,意志薄弱、欲望过重,心中满是自己的小算盘,缺少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专心致志的投入,一旦事与愿违、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就怨天尤人、大吐苦水,甚至自暴自弃、自我放纵,最终虚度时光、一事无成,甚至禁不住诱惑,走上了歧途,最终葬送自我,后悔一生。由此看来,“苦熬”者的病根子,还是在其思想上,“熬性”不除,作风难改。

现实中,与“苦熬”者相对的是则“苦劳”者。他们往往目标明确而坚定,履职勤勉,恰恰因为有理想、有追求,他们的思想根子上就有了“责”的担当、“勤”的加持、“技”的助力,于是能够勤于担责、善于担当。尽管“苦劳”不少、“苦活”也挺多,在工作中流了不少汗、受了不少累,但总体上收获也很多、进步也不小。对“苦劳”者而言,不但不会觉得工作是种煎熬,反而觉得“奋斗的人生最美丽”“流汗的感觉最舒爽”,甚至能够把“冷板凳”坐热,于困顿黑暗中发出耀眼光芒,于贫瘠匮乏处种出希望之花。

想当年,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面对的困难不可谓不多,所处的环境不可谓不差,工作中的困难不可谓不大,但他愣是靠着一辆自行车、一双铁脚板,对兰考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摸清了“三害”的脾气,找到了治理的路子,创造了“农桐间作”治理模式,彻底改变了兰考的面貌。“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面前闯出一条路来!”至今依然回响在大地之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兰考人奋进前行。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究竟是选择“苦劳”还是选择“苦熬”,表面上反映的是工作态度和方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看则体现出的是理想信念和思想水平。面对工作特别是看似日复一日地“重复”、焦头烂额的“琐碎”、举步维艰的“绝境”,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摒弃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观念,秉持一种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眼前的困难、失意、考验,于平凡中创造非凡、于纷繁中厘清主线、于困境中开辟新境,从而修心笃行、日益精进、臻于善治,通过辛勤地努力和付出、默默地坚持和努力,用实干苦干、苦劳功劳,踏踏实实写好自己履职尽责的高分答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jwsp/20201013/35065.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