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资讯

天天学习 | 小康之年话“小康”

时间:2020-10-13 作者:佚名 来源: 山西组工网

  

  天天学习  2020年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对“小康”的概念进行历史溯源。

  

  

  【释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出自《诗经·大雅·民劳》的首章。止:语气词。汔:庶几,差不多。小康:小者稍也,康者安也,其本义是稍安,在这里是劝谏周厉王使民众免于徭役之苦而生活稍有所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汔可小康”与其余四章中的“汔可小休”“汔可小息”“汔可小愒”“汔可小安” 意思相近,均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

  【解读】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小康”一词的最早出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在西汉初期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唐尧、虞舜、大禹三代“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禹以后的夏、商、周三代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大同社会靠德治来维护,小康社会靠礼治来支撑,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同社会不可能实现,于是先贤提出要恢复周朝以礼治国的小康社会。

  此后,历朝历代的贤哲君臣们对小康社会都不断地描绘、歌颂和憧憬,并赋予“小康”以小有资产、足以自安等含义。唐朝时,宰相牛僧孺向唐文宗描述的“小康”社会是:“外无边患之祸,内无动荡之忧;官吏清正廉洁,人民康乐安宁;民间贫富均衡无豪强,朝中畅所欲言有直臣。”杜甫在其《壮游》诗中亦咏唱道:“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宇县(天下)复小康。”

  因此,“小康”在中国古代有多层含义:生活稍有所安,即《诗经》所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天下为家”的礼治社会,即《礼记·礼运》描述的小康之治;生活相对宽裕,即杜甫所言“宇县复小康”等。

  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小康”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在20世纪末我国要进入“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一词一跃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最新术语。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引用了“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又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目标。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全面小康的憧憬即将变为现实。 (作者 杨立新)


原文链接:http://www.sxdygbjy.gov.cn/content/2020-10/12/61_292674.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