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透视

一面锦幛的故事

时间:2020-09-23 作者:佚名 来源: 青海党建网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珍藏着一面抗战时期“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锦幛,上有3000多人的签名。锦幛是用两块红色平板布缝制的,长4米,宽1.5米,幛面上缝着用黄平布剪成的标语“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锦幛上款为“纪念七一、七七献给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济宁市委员会”,下款为“济宁市第三区全体市民鞠躬”,字体均为隶书。另在幛面上有用毛笔竖排楷书山东济宁市民3357个名字。原本锦幛上缝有一枚直径约0.9米的不规则大五角星,后该五角星被共产党员张世全取走。

  这是济宁市民为纪念“七一”“七七”献给济宁市委的锦幛。1941年,山东济宁3357位市民为纪念建党20周年和七七事变4周年,联合在“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锦幛上签名,当时正值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济宁处于国统区,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党组织指派河南新县籍共产党员张世全将此锦幛送回家乡——鄂豫皖根据地收藏。

  张世亮是张世全的弟弟,新县一位普通农民。张世全在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后,一直杳无音信。1941年9月的一天夜晚,劳累一天的张世亮刚刚睡下,外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惊醒,原来是久未谋面的哥哥张世全回来了。与张世全一起的还有两个人,进门后,张世全连水也顾不上喝,就对张世亮说:“老二,我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送一样东西给你保管。”说着,张世全拿出一面锦幛,并且郑重地叮嘱:“这面锦幛很重要,你千万不能丢。若是丢了,不光咱们有生命危险,锦幛上还有3000多人的名字,他们都将命在旦夕。我相信革命一定能成功,等革命胜利了我再来取。现在我把上面的五角星摘下来带走,万一我遭遇不幸,日后有人拿着这颗五角星来,你才可以把锦幛交给他。”说完这番话,张世全放下锦幛,便匆匆离开了。谁想这一别,竟是他们兄弟二人的永别。

  张世全走后,张世亮当即找了一件衣服将锦幛仔细包好,藏进后山一个洞里。过了几天,张世亮怕山洞不安全,他又连夜将锦幛取回家,在家里灶口挖了一个三尺多深的坑,在坑里放了一只小凳子,将锦幛包起来放在凳子上,为了防潮,又在凳子下垫上一层干石灰,再用柴草盖在锦幛上,最后用干土把坑口填好。隔一段时间,张世亮就检查一下锦幛是否受潮。就这样,锦幛一直被完好保存了几十年,直到1984年张世亮病重,才把这件事告诉儿子,并将锦幛捐献给新县政府。

  这面锦幛上的“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誓言,充分表明了济宁市民和张世全等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

  (摘编自2019年9月27日人民网 岳锋 孙立建/文)


原文链接:http://www.qhsdj.gov.cn/html/dszh/20200916/22883.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