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丰收群众笑
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成效,瓮安县天文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坝区为载体,将天文镇规划成滨水休闲农业带、产业融合发展带和生态精品农业带3条农业产业带,以产业发展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突出支部引领带动。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在推动发展中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建强党支部,实行“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产业共创、发展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产业路不通、劳动力弱、缺发展资金等难题;配强带头人,不断增强村(社区)级力量,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组建合作社,按照“1+N”“1+1”的方式组建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实行村社一体化,实现村支“两委”交叉任职。
突出企业示范带动。引进企业和鼓励人才回乡创业,带领或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双向结对谋发展,实行“公司+合作社”“公司+农户”“产业大户+建档户”的方式,在产业发展上实行结对帮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向联动抓产销,企业、合作社在带动群众谋划春冬两季产业选择时,互通信息、品种、销售渠道,在产销对接上结对子,确保农户种得下、卖得好、收益高;公司、合作社在生产技术、劳务输出等方面进行共享,减少生产成本,节约发展资金。
产业选择好。以手巾坝、平坝、白泥坝、云中4个坝区为载体,因地制宜选择宜种、宜产、宜卖、价高的产业,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基础设施好。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产业基地已实现产业路硬化,建有生猪养殖场、辣椒、烤烟育苗工场等;产销对接好。确保能产也能销,实行订单收购,消除群众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供-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联系瓮安县电商平台帮助企业开通网店,实现网络销售;技术服务好。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加群众就业门路。
实现群众增收。该镇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核心,结合各村发展实际提出了“调结构、抓规模、增亮点”的发展思路,通过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引进公司合作社、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将群众对接产业、联结企业,实现了“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2020年该镇种植辣椒7800余亩,早熟蔬菜1000余亩,预计每亩收益4000元以上,涉及群众2000余户,其中贫困户512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截止目前,全镇已成功流转土地4000余亩,兑现土地流转费用200余万元,涉及农户1000余户,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辖区企业就业20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依托“先建后补”扶贫政策,对辖区内发展辣椒、烤烟、生猪、肉牛产业的贫困户进行补助,2019年共补偿贫困户380户506320元,2020年共补偿贫困户396户60万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