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从保持一颗好奇心开始!人类天生就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这是我们了解自然、揭示规律、实现创新的原动力。在前不久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数次提到“好奇心”这个词。他强调基础研究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好奇心的驱动,同时鼓励广大科学家保持好奇心、事业心,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在中国科技水平取得长足进步的背景下,充分激发科学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我们的基础研究必然会实现质的提升,而当一个又一个“奇思妙想”迸发,终能成就科技创新的“无数可能”。
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未知的暗夜里踽踽独行,在科学的星辰大海探索的历程。那又是什么让我们一次次突破认知的迷雾和思想的边界?正是好奇心的存在。它驱使古希腊人抬头仰望苍穹思考神灵与英雄传说的时候,把数学、科学、哲学带给了人类。1609年,伽利略因为好奇,把研制了3个月的望远镜指向了星空,从此拉开人类天文学新纪元的序幕;1666年,牛顿因为好奇,把一块三棱镜放在了暗室的窗孔前,这一著名试验最终平息了人们对太阳光的颜色及彩虹成因的争论……正是他们的探索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拓展到全新的维度。然而,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还只是科学世界的“冰山一角”,人类面对的是一个未知大于已知的世界。要想真正走进科学的殿堂,步入舞台的中央,仍需要保持如同先辈那般的好奇心。
当今世界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实力的比拼。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尽管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仍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而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基础理论研究通俗理解就是不能直接应用到实际中,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理,是揭示自然规律的研究。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子上的问题搞不清楚,遑论创新突破、追赶超越。
实际上,基础研究如此重要,要做出成果却并非易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对世界的好奇,缺乏一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就会丧失某些观察世界的视角,而恰恰是这些“奇思妙想”潜藏着实现科技创新的“无数可能”。被苹果砸中的或许不止牛顿一人,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牛顿。做基础研究要像孩子一般充满好奇心和保持天真,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考量,多一分科学家精神的秉持,永葆初心、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去追寻科学最本真的东西。
同样的,激发好奇心的另一方面则要摒弃科研领域的虚荣浮躁。因为基础研究是具有超越现实和短期功利的长远价值,需要长计远虑。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欲速则不达。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让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的科研风气带动科研水平的进步。
上一篇:让经常性政治体检成为常态
下一篇:抓住“看实效”这个关键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