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乡信访量大,但我们自办案件较少、监督执纪效率不高,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也不满意。”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纪委书记祁占钰说,“现在好了,乡镇纪委‘三化’建设工作开展以后,场所、人员、设备‘三到位’,激活了乡镇纪委的履职能力,把群众的事解决在了群众身边。”
今年以来,海东市委、市纪委监委全面落实省纪委四次全会提出的“以海东作为试点之一,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立足海东农村比重大、基层信访量高、基层纪检监察力量薄弱的实际,创新开展了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加强硬件建设,打造标准化阵地
“以前,我们镇纪委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也没有配备专门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严重影响了纪委工作的开展。”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纪委书记王春玲如是说。
海东市纪委监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乡镇建制规模、地理位置、纪检监察业务工作量等因素,将全市94个乡镇划分为三类,分类推进标准化建设。全市投入经费681万余元,落实办公用房193间,建成标准化谈话室20间,单设群众来访接待室74间,并按照“八个一”工程要求,每个乡镇至少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同步录音录像等8个必要的设备,全市共配备1128件,满足了日常办公办案需要。
为进一步提升硬件标准化水平,海东市纪委监委对办公室物品摆放提出规范性意见,实现办公室整体简洁明亮,形象栏、职责制度等上墙,提升乡镇纪委整体形象。
配齐配强人员,推进能力建设规范化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关键在于人,推进乡镇纪委‘三化’建设,最核心的就在于解决人的问题。”海东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张鲁宁说。
据了解,自开展乡镇纪委“三化”建设以来,在各县区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的支持下,全市94个乡镇都配备了专职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化隆县在人口集中、业务量大的乡镇配备了专职纪委副书记。全市选配监察专员助理374名,聘请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监察联络员1588人,乡、村纪检监察干部达到1962人。
人员配齐后,提升业务能力是关键。海东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举办监察联络员培训班,启动基层纪检干部两年轮训计划,组织乡镇纪检干部到市、县区纪委监委接受为期半年的跟班实训,实现全市94个乡镇全覆盖,不断提升乡镇纪检干部和监察联络员的履职能力。
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服务大局能力
按照“邻近整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各县区将乡镇划分为片区,整合力量、协作联动,开展提级管理、联合协作、交叉检查等工作。
今年以来,海东市纪委监委以乡镇纪委“三化”建设为依托,为乡镇纪委量身定制相关规章制度5大类170余项,全面提升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能力。乡镇纪委向同级党委报告工作272次,提出工作建议223条,开展谈话5261人次,协助解决问题211件。同时,开展“乡案县审”63件,发现纠正问题56条,提出协审重审意见19条,改变了群众“信上不信下”的局面,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上一篇:“看着办”不如“带着干”
下一篇:党建引领信访工作提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