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魔芋正在换头,当母体脱落,换头成功后会长一个新球体起来,新球体四周会繁育出十来个当年可以换种的精品种子。”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看到魔芋的生长过程,彝良县绿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真玉当场刨出一颗长势良好的魔芋,“这颗魔芋的根系比较发达,长得非常健壮。到了年底,这颗魔芋的母体在10斤左右,还可以繁育20多颗精品的一代种子。”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彝良县结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发展魔芋种植,“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头种植魔芋,鼓励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农户到合作社务工、学技术等参与合作社魔芋种植,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我去年种了30来亩,纯利润有14万元。今年我又将这些钱继续做本钱,扩充了地块面积,现在种的面积有50来亩了,今年预计纯收入有20来万元左右。”龙安镇后山村三棵桩村民卢文举对魔芋种植充满了信心和底气。
卢文举说,由于自己年龄大,又没有技术,外出务工已无门路。前些年的收入主要靠种庄稼,而一年到头种出的庄稼除了生产资料费用和人工费,只能喂一至二头猪,收入十分微薄。自从有了专业合作社进入带动村民们种植魔芋后,卢文举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样是在地里劳动,花费的时间更少了,而收入却更多了。原来每亩土地种出的庄稼收入有600元至1000元,还得靠天吃饭,现在种魔芋只需要承担第一年的本钱,投入的劳动力比以往更少,还有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种植技术,收入却是以往的数倍。
今年,龙安镇魔芋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预计产值达5000万元,净收益能达3000万元。
荞山镇魔芋种植更加集中,2000亩魔芋种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全镇种植魔芋11000亩,并逐步探索魔芋产品的深加工,延伸补强魔芋产业链,带动广大群众持续发展,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坐落在荞山镇安乐场村的彝良县魔发会生物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生产车间(扶贫车间),占地面积约15余亩,其中标准生产车间约2100平方米,无硫烘干房约600平方米,年处理3000-5000吨鲜魔芋,生产魔芋片1000吨,魔芋精粉800吨。2020年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全镇魔芋种植面积1.1万亩,带动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26人,返乡创业20人。其中,公司在打造商品芋种植基地1100亩,吸纳200余人务工。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建立了彝良县魔芋商会用于随时技术上的交流探讨。魔芋成熟采收后,公司采用保底6元/kg的价格回收,高于保底价格按市场价格回收。对参与公司投资建设的合作社及贫困户在销售魔芋原料的利润中公司还给予20%的利润分红。
彝良县启文种植专业合作社初建于2017年2月,位于荞山镇安乐场村石院村民小组。2019年合作社以4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土地618亩,种植魔芋618亩,带动卡户264户,合作社盈利36万,分红24.8万。2020年,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在干河、茶树、卢弯流转土地1070亩,带动卡户380户1582人,长期雇佣卡户2户8人,季节性聘请卡户62人,全体人员参与务工和管理。合作社还引进四川益农旅游有限公司,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712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形成了生产加工一条龙,提高产品附加值,预计今年盈利200万元,户均分红5700元。
在龙街苗族彝族乡,乡党委通过党建引领三个组织化,划定党员责任区,征集责任区内群众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迁扶贫”中的需求,组织有意愿的群众发展种植。选取了内武村为试点,参照2019年党建示范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党组织+集体经济+农户+合作社”的形式,组织群众发展魔芋产业,其中,集体经济种植100亩,组织102户群众发展魔芋120亩。目前,全乡共种植魔芋1500余亩。
从小范围试点到大规模种植,魔芋已真正成为彝良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高原特色优势重点支柱产业,成为全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力产业支撑。
下一篇:水稻生产,永德县实现全程机械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