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基层社区创新治理,近年来,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在原有社区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公益+志愿服务“新方向,相继建起了“幸福银行”“爱心之家”“红色账户”“爱心驿站”等志愿服务模式,只要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心之举,事件不论大小,年龄不论老少,每一次的爱心善举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凭积分到社区领取相应的“小福利”,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共治,打造“有高度、有温度、聚人气、接地气”的党群服务中心。
“和善幸福银行”让付出就有回报
钱,可以存银行,爱心,也能存银行吗?“能,能存,还能取……”7月13日,在文昌路街道双语社区的“和善幸福银行”,居民姜书光正在将他做志愿服务兑换折算的“和善币”存入其中,只要参与社区活动或提供他人所需服务都可以折算成“和善币”,并领取到“和善存折”。一个不为居民存钱,而是对居民热心公益事业给予存储积币服务,最终能换来别人服务的“和善幸福银行”,在双语社区办得如火如荼,不仅为居民储蓄了“爱心”,可以领到“和善存折”,更收获了文明,让街头巷尾尽现“助人之风”。
“和善幸福银行”是一项新事物、新模式、新事业,主要通过导入银行运作理念,以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或提供他人所需服务折算成“和善币”存入“和善存折”,并在“和善幸福银行”登记管理。“人家存钱,我们存奉献、存服务、存爱心,这本存折意义大、价值高。今后我还会参加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社区志愿者李晓梅拿着手里的和善存折介绍,这张存折是由社区专门设计,与普通存折极为相似,大红色的存折表面印有“双语”“和善存折”等字样,里面则有开户姓名、存折编号、活动项目、和善币数量等内容,储户每做一次好事,社区工作人员核实后便按规定予以计币登记。
“储户获得的和善币不仅可以用来帮扶社区困难家庭、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可以在自身遇到困难时,向‘和善幸福银行’申请支取相应服务。同时,银行还发展了配套机构‘和善公益超市’,志愿者可以定期兑换实物或者兑换实体服务,实现‘服务积币服务’的良性循环。”双语社区主任孙淑芹表示,推出“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初衷就是为了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付出、积累、回报”的双向服务机制,整个项目包括关爱青少年、爱老助老、扶贫解困、政策宣讲、公益文化演出、环境治理、便民利民等7大类32小项服务。目前,和善幸福银行的“爱心储户”已经达到300余人,真正实现志愿服务和助人自助、文明创建与扶贫帮困相结合。
“爱心之家超市”点亮微心愿
米、面、油、味极鲜……在云峰社区的“爱心之家超市”里,货架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但是,与传统超市不同的是,标签上标注的不是商品的价格,而是积分,更重要的是想要获得这些商品,还不能使用现金交易,而是要用积分。“我一共积了100分,这次可以换得一桶花生油,我准备给社区一户困难家庭送过去,咱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能为那些家庭困难的人提供点便利。”对于云峰社区居民陈建强来说,自己身为“双报到”党员,本身从事的就是环卫工作,所以平时他都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为社区无物业小区每月进行清理环境卫生,在休息日还开展为居民喷刷楼号、给老年人更换楼道照明灯等公益活动,得到了居民的好评,获得了相应积分。积攒的爱心积分,他都兑换了相应分值商品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爱心之家超市”成立于2019年7月,通过建立完善的“爱心积分”管理机制,设立“一人一档一卡”,详细记录参加活动人员的积分情况,可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获取不同积分,或者根据活动参与主体的不同,设置不同商品兑换积分,并制定了服务绩效激励制度。如今,“爱心之家超市”,早已成了爱心传递的地方,社区居民领取奖品之后又把它们送给更需要帮助的邻居手中的事比比皆是,不仅吸引了更多人热情参与,更实现了互帮互助的延续。
“目前爱心之家超市已经初具规模,既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在的帮助,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也带动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贫困群众捐款的热情,开辟了奉献爱心的渠道。同时,也为打造社区和谐团结、睦邻友好的人际关系找到了突破口,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云峰社区主任安秀锋表示,奉献微力量、点亮微心愿早已成为社区最亮丽的风景。
以“芯动力”爱心驿站为家服务他人
“自‘芯动力’爱心驿站成立后,社区更加和谐了,活动也愈加多彩,大家学雷锋,做志愿的热情和氛围更是越来越浓。”说起社区里的志愿服务情况,光州社区主任董慧一脸骄傲,小小的驿站,却释放了大大的爱心。
“芯”就是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双报到"单位、党员为新资源、新队伍,增强为民服务的力量。党员、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时长可以以爱心积分的形式累积、兑换,从而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呼百应”引领效果。
“驿站就是志愿者的家,在这里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姐妹朋友,一起开展服务,收获快乐,心态也越来越年轻。”在爱心驿站里,志愿者们早已把帮助别人、做公益融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社区还成立了专门的爱心驿站管理小组,轮流值岗,每天进行参与活动个人申请登记、物资管理、台账记录、定期公示;同时,设立物资明细记录,每月公开一次,接受党员、居民的监督。
如今,说光州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多一点都不过分,除了依托爱心驿站开展各项活动外,社区还依托红心社区项目、红色党建项目、结对帮扶项目等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洁家园、扶贫救困、文娱演出、主题党日、孝老爱亲、和谐邻里”等服务活动,在小区楼院,在背街小巷,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理小广告;为失能老人洗衣、理发、剪指甲;在节假日陪伴空巢老人;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开展“结婚纪念日”摄影活动;挖掘红色故事、管理无物业小区等,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不图回报,使“做服务、献爱心”活动成为志愿者的自觉行动。
“红色账户”激发党建新活力
一直以来,东莱社区党委以倡导和推动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充分调动志愿服务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紧围绕“红色账户”,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和为民服务水平。
“红色账户”是东莱社区为激励“双报到”的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项新举措。东莱社区为每个“双报到”党组织党员建立了“红色账户”,实行一人一折,积分制管理。每个“双报到”党组织、党员可结合个人工作特点、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到社区认领志愿服务项目或者参加社区活动,获得相应积分,到年底,存折积分可兑换为相应的物品和服务,用于帮扶社区困难家庭。
“其实‘红色账户’就像一个‘小支点’,撬动了整个社区的服务管理体系,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出了社会融合‘黏合剂’和社会矛盾‘稀释剂’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撬动了大家的爱心互惠,激发党建新活力。”东莱社区主任王玉玲说,下一步,将把社区直管党员、网格红管家、志愿者纳人“红色账户”,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并在街道办事处“公益+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引导下,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做好共驻共建、评议反馈等工作,用积分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创新基层志愿服务,激发社区治理活力。今后,文昌路街道将进一步在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上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勇于突破,为全市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突破、引领作用。(中共莱州市委组织部)
下一篇:如何让乡镇干部安心扎根乡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