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夏玉米已进入大喇叭口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的初盛期。根据植保站田间调查监测,近期发生的病虫主要有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其中,甜菜夜蛾偏轻发生,个别田块中等发生,虫田率28.7%,平均被害株率5.4%,百株虫量4.1头,最重田块被害株率达80%,百株虫量达13.3头(华西镇东阳村);玉米螟轻发生,虫田率40.3%,平均被害株率3.6%,百株虫量2.2头;棉铃虫轻发生,虫田率13.8%,平均被害株率2.9%,百株虫量1.8头,粘虫零星发生。调查发现,夏玉米田重于春玉米田,植株偏小田块重于植株偏大田块。近期多雨,气象预测7月下旬-8月底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0-2成,有利于玉米大、小斑病和锈病的侵染。因此,广大群众要尽早深入田间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当田间百株虫量达到5头时,应立即开展防治。
防治措施:
防治可结合“一喷多促”措施,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一次喷雾的方式,达到治虫防病防早衰促增产的多重效果。杀虫剂可选用茚虫威、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杀菌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唑等;微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腐殖酸。
注意事项:
1、亩用药量要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剂量,防止因盲目加大药量导致药害产生;
2、大喇叭口期玉米植株高大,喷药难度大,建议选择植保无人机施药。喷药要注意保持合适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要注意添加沉降剂,药液要彻底搅拌均匀,亩喷药液量应在2升以上;
3、施药应选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避开高温时间,喷后6小时内遇到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以保证防治效果。
上一篇:蒲城:玉米大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