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延川县植保植检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县粮食种植区开展病虫害田间调查,发现部分高粱田块发生细菌性茎腐病。据调查,平均病田率18.5%,病株率2.1%,严重地块病株率达5.8%。结合病害发生情况,及时动员各镇街组织群众开展高粱细菌性茎腐病田间调查,并对发病田块及时进行防治,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一、发生症状
细菌性茎腐病在高粱、玉米小喇叭口时期开始发生,主要为害叶鞘和中部茎秆。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不规则病斑,边缘呈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后期,病组织开始软化、腐烂,散发出臭味。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造成心叶干枯,不能抽穗。
二、发生规律
高温高湿,特别是夏季暴雨骤停后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病菌主要通过水流、风雨和害虫传播,玉米螟等害虫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染,除草剂药害也会加速病菌侵染。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杂交品种,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二)物理防治
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三)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3000-4000倍液等药剂喷雾。同时做好玉米螟等害虫防治。
(四)注意事项
药剂采用二次稀释法,选择在晴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喷药,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喷药时要设置警示标志,告知作业时间和范围,注意人畜安全防护,防止农药中毒事故发生。
上一篇:商州:玉米螟危害症状及防治意见
下一篇:勉县:水稻蓟马防治技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