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体系,将全市所有农业人口纳入常态化监测范围,因地制宜探索标准、工作、人员、数据、帮扶五项并轨路径,推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有机结合。
“标准上并轨”。按照成都市“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五年高标准全面小康”总体目标,简阳市在2017年全面完成减贫任务后,2018年起率先探索推进巩固提升阶段精准帮扶对象调查摸底工作,按当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识别脱贫户中的巩固提升户和成都市级产业帮扶户。2021年8月,按照《四川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办法(试行)》有关要求,5年过渡期内,简阳市防止返贫监测范围与成都市将当年农村低保标准保持一致,并随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同步调整。截至2024年,简阳市监测线已提高到10800元,初步实现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识别标准的并轨。
“工作上并轨”。民政部门紧盯返贫致贫底线,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入户走访核查+信息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模式,摸清低收入人口底数,将符合条件低收入困难群体及时纳入低保等社会救助范围。乡村振兴部门在农村低保对象确定的同时,同步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的核实核查,并密切关注已享受农村低保政策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生产生活状态,符合条件的要及时按程序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在建立健全全市防返贫监测月调度会商制度的基础上,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创新建立起“低保”“监测对象”识别共享机制,两个部门针对同一对象,同时启动识别认定、民主公开评议等程序分别确定各自帮扶对象,不得以低保政策代替防返贫监测帮扶。
“人员上并轨”。为进一步实现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和低收入人群帮扶工作有机统一、无缝衔接,市、镇、村负责两项工作的人员相互配合,建立长效会商研判工作机制,乡村振兴和民政部门业务科室工作融合,重点镇(街道)已实现“两项工作同一批人抓”的工作格局。推行防止返贫监测“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县镇村三级主动发现网格体系,县级网格1个21人、镇级网格22个66人、村级网格262个3109人,发挥基层网格员第一道“防线”作用,防止低收入困难人群“漏测”“漏保”。
“数据上并轨”。深入实施完善低收入人群信息数字化管理,对管理系统提档升级,通过互开端口将简阳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与简阳市智慧民政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以低收入困难人群为载体,切实开展监测户和低保人员的精准识别和“两类”人员的监测帮扶,目前监测户中已纳入兜底保障1085人,其中低保949人、低保边缘112人、特困24人,实现低收入人群“大数据比对+入户核实+信息动态监测管理+政策帮扶落实+成效体现”一体化展示,确保低收入人群样本容量最大化、帮扶措施落实精准化、基层工作负担最低化。
“帮扶上并轨”。坚持“低保保生活,帮扶促发展”双轮驱动,针对排查识别的低保户、监测对象等农村低收入困难人群,强化政策集成运用,行业部门整合打捆、精准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小额信贷等政策资源,分层分类实施5000元/人的市级监测帮扶资金、400万元的县级防返贫风险救助基金以及10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雨露计划+”等“输血+造血”组合帮扶政策,实现低收入困难人群至少享受一项帮扶措施,有劳动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织细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低收入人群监测帮扶网络,守住不发生一例返贫致贫底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