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风貌

小麦赤霉病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科学防治?

时间:2024-04-12 作者:佚名 来源: 南通市农业农村局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 ,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述等毒素,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还会导致怀孕母畜中毒后流产。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子囊孢子)时,赤霉病就有可能发生。小麦赤霉病具有“可防而不可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侵染危害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小麦丰产丰收。

  防治策略:主动出击,预防为主,见花打药,适期防治

  防治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农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播种时要精选种子,播种量不宜过大,合理施肥。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5-10%)是防控赤霉病的关键时期,采取“见花打药、扬花一块、防治一块”的防控措施,优先选用对路药剂,适期、足量喷施,重视雨后补防。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

  注意点:

  1. 第二次用药不提倡单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以免刺激毒素产生;

  2. 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多酮等药剂抗性高,建议停用;

  3. 井冈霉素可诱导寄主产生抗病反应,干扰病菌致病过程,抑制毒素生物合成,降低毒素;

  交替使用不同类型农药。偏重以上发生地区和年份,用高端产品;中等以下发生地区和年份,用一般产品。(撰稿人:李世峰)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tong.gov.cn/ntsnwx/nzwsc/content/6ef9b4f8-fcee-4cf8-8281-9eb149d7cee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