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关注

“新老村民”共谋发展

时间:2023-12-09 作者:佚名 来源: 邢台市农业局

  

   独轮车、小水车,这些都是城里人难得一见的“老古董”。在浙江杭州余杭区黄湖镇的“青才荟”共富工坊服务中心,这些“老古董”成了被“围观”的对象。如果有兴趣者还能亲身上阵体验一番,服务中心的匠人杨正钏则在一旁指导。

  “可别小看这木凳,看似简单,却得经过测、锯、刨等六道工序,来来来,坐下来。”一边忙着刨木板,杨正钏接过话茬。4年前,考虑到年岁渐长,杨正钏回到老家黄湖镇青山村,重拾起儿时爱好,在家做起了木制品雕刻。

  今年,杨正钏的工坊与村内其他多家手工艺工坊,共同被列入了“手工艺”共富工坊联合体,大家串珠成链合力抱团,也让游客有了更多的体验感。

  老杨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得益于余杭区“未来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和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近年来,余杭不断完善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每年新增约1000万元专项资金提供保障。通过汇聚活力引人才、优化服务用人才、增强本领育人才,3年来,全区农业农村领域累计新引进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人才200多人,吸引了28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和10名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投身新农村工作,评定“土专家”101人。

  以青山村为例,短短4年,就已集聚80多位拥有未来发展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高知识分子和精英人士,成为当地“新村民”,还吸引了一批公益服务团队、商业经营管理团队陆续落户。原本依赖毛竹产业的村庄化身成为“未来乡村示范区”,村集体经济得以不断壮大。2022年,青山村集体收入达到153万元,较上年增长超过50%,3年来年均增长率达47.8%。

  在余杭,像青山村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为了让“新老村民”有更好的创业创新舞台,对此,余杭深化“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率先认定农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出了“田间学校”“师傅带徒”等培训项目,打造“青山龙坞里”人才综合体等一批服务平台。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团队建设、产品研发、生活安家等服务的一揽子支持,让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原文链接:http://nync.xingtai.gov.cn/news_show.aspx?id=638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