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秋播种子药剂处理可预防多种小麦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减少小麦生长期病虫防治压力,同时能够促进小麦全苗、匀苗、壮苗,具有一拌多效、省工省药、绿色环保等优点,是推动农药使用减量化的重要措施。
一、技术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区施策、节本增效”原则,有效预防控制纹枯病、茎基腐病、黑穗病、全蚀病以及地下害虫、蚜虫等多种病虫害,延缓、减轻苗期病虫发生危害程度,为小麦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工作打好基础。
二、防治策略
根据当地小麦种(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明确以黑穗病、纹枯病、蚜虫等为种子药剂处理主攻对象。
三、防治措施
正确选择药剂品种。科学合理选择经过试验示范、高效安全的对路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可试验示范三氟吡啶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药剂;对黑穗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唑醚·灭菌唑等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纹枯病,可选用烯肟·苯·噻虫、苯醚甲环唑、戊唑·吡虫啉等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等悬浮种衣剂;对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田块,可选用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等悬浮种衣剂。拌种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二氢卟吩铁等免疫诱抗剂,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逆性。
规范药剂处理措施。要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规范开展种子药剂处理;要大力推广专用器械包衣(拌种),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质量,确保种衣剂(拌种剂)均匀覆盖在种子表面,切实提高种子包衣(拌种)效果;要现包(拌)现用,当日播完。严禁超剂量、超范围使用种衣剂(拌种剂),迟播麦田种子药剂处理要注意低温条件下安全用药,防止药害事件发生,确保用药安全和作物安全。(撰稿人:李世峰)
上一篇:秋播油菜田杂草防除技术
下一篇:秋播麦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