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记者来到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无人农场”的朝天椒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田间管理,眼前簇簇椒果挂满枝头,连片的朝天椒长势喜人。
“大杨镇‘无人农场’是谯城区4个‘无人农场’之一,目前正在试运营。”大杨镇“无人农场”项目负责人卢先念告诉记者,待正式运营后,大量工作都可通过远程控制完成,将极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无人农场’不是真的无人,而是充分发挥智慧农业优势,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支撑,通过农业智能装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少人化、精准化、智能化。”卢先念说,目前基地种植100亩朝天椒,过去一次收获需要15名工人7天才能完成,待智能化设备到位后,只需1台机械加5名工人4天就能干完。
大杨镇“无人农场”位于郭万村,占地约500亩,为麦椒套种示范区,由中科感知公司和谯城区农投公司共同承建,建设周期3个月,预计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农场主要种植小麦、辣椒,将来可通过智慧平台监控在地作物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施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郭万村党总支书记朱从军对记者说。
近年来,谯城区把朝天椒种植作为特色富民主导产业来抓,引进、培育新品种,出台种植奖补办法,鼓励使用麦套朝天椒等各类套种模式,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双不减”。去年,该区朝天椒种植面积达30.7万亩,居全国县域第一,亩均纯收益达5000元。
今年以来,谯城区加快“无人农场”智慧农业项目建设,除此前建成的赵桥乡“无人农场”外,又新建3个“无人农场”。
“谯城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无人农场’项目能较好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谯城区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彭志新说,“无人农场”有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未来,全区将加快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无人农场’项目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以科技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谯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长鹏 任 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