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建设

江陵农商银行“链式微贷”助推“优质粮食工程”强链富民

时间:2023-07-13 作者:佚名 来源: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稻可道,非常稻”。


  近年来,江陵县全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打造县级“江陵道米”区域公用品牌,探寻“粮农增收,粮企增效和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


  “为助推‘优质粮食工程’,进一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我行将链式微贷与‘整村授信’进行深度融合。”湖北江陵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静介绍说,该行推动链式微贷由核心企业主导型向政府项目主导型延伸。


  2022年,该行与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创新推出“链式微贷——优质粮食工程”的链式微贷服务模式,实施优质水稻产业链“统一供应、技术、收购、储存、营销、标准”的“六统一”,推进一体化管理,对全县链上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一授信,创新担保方式,保证金封闭运行,及时满足专业合作社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正常贷款需求。


  截至5月末,该行累计运用“链式微贷”发放优质粮食工程贷款217笔,共计1.77亿元,先后向合作社发放链式微贷的创新产品“农担贷”27笔,共计0.75亿元。


  金融强农,金融赋能!该行助力粮食产业链各端经营主体做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企”,培育“产购储加销”粮食全产业链,做强县级“江陵道米”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优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和粮业富民的有机统一。


  藏粮于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在江陵县马家寨乡杨渊村,记者看到,大片的稻田,平整宽阔,一望无垠。集中连片的农田拥有完善的防护、灌溉排水及输配电设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果一览无余。


  “去冬今春,马家寨乡利用农闲时节,进行了高标准农田的改造。”马家寨乡杨渊村合作社负责人李传沫表示,提升农田地力,打造优质粮食种植基地,补齐了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确保了农田灌溉用水和粮食产能的提高。


  粮产于地,地为粮基。2022年10月起,江陵县农田建设服务中心依据“相对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个,建设项目面积共7.21万亩。而杨渊村便是这3个建设项目中的一个施工点。


  “2021年以来,江陵县全面推进土地入股、劳力入社、资金入市的‘三个合作社’建设,杨渊村积极响应,成立了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该村合作社负责人李传沫介绍说,全村947户农户的耕地,共计4980亩入股合作社。


  据介绍,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委托合作社经营。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靠保底加分红。


  “自从家里的40亩农田入股合作社后,我就是股民了,去年底分红4万元。”家住杨渊村4组的胡安松笑呵呵地说。


  此前,该村部分村空闲农田流转无序、土地较为分散,部分农户以较低使用费转租他人,流转收益较低。


  村里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村内碎片化耕地“化零为整”,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在唤醒部分沉睡土地资源的同时,解决了先前农田闲置、土地零散和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


  眼下,正值进行农田管理、除虫、施肥的关键时期,该村合作社在实施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农资采购和机械作业等环节明显缺少资金。


  5月29日,该行马家寨支行主动为杨渊村送链式微贷金融服务上门,依据整村授信的评价机制,创新担保方式,开辟绿色通道,第二天,就为合作社发放了链式微贷30万元,解决了合作社急需资金的燃眉之急。


  “依据三方协议,创新担保方式,实行保证金保证和个人保证。”该行信贷部负责人提及该模式是如何完成担保方式创新时介绍说,县财政局设立专用账户,用于农商银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发放的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对风险补偿金账户实行专户专储,封闭运行,按月对当月发放的贷款余额5%,向风险补偿资金账户及时补充风险补偿金。农商行按照风险补偿金1:8的比例进行放款,同时,贷款方,即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社员需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在该行链式微贷的支持下,江陵县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土地入股,提升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强化粮食产业链,提供了农商的力量。


  藏粮于技,强化种植“科技支撑”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4000亩的优质品种‘荃优822’。”江陵沙岗镇丁堤村书记、村合作社负责人王庆智介绍说:去年,该社试种了‘荃优822’,稻谷品质不错,谷粒细长,呈金黄色,籽粒呈长椭圆形,亩产量稳定在1200斤至1300斤,实现了丰产又丰收。


  “去年的收购价每斤在1.4元至1.53元之间浮动。收购价高于市场价5%至10%,每亩增收200元至400元,农户都非常满意!”王庆智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合作社优化粮食种植品种,采用高效种植模式和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进良田与科技的结合,提高了优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


  原来,江陵县采取“公开征集、试点种植、专业优选”方式,遴选出合作社及农户接受、市场认可的荃优822、荃优607和虾稻1号等3个品种。


  据介绍,该县坚持藏粮于技——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县、乡两级农技站在村级合作社推行统一技术指导服务。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发布荃优和虾稻等3个品种的施肥配方信息,因地、因时、因苗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加强技术指导,促进农民按“方”施肥。


  农时关键期,农技站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加强田间实际操作技能和水肥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平衡施肥技术水平。


  王庆智特地提到,优选良种,推进标准化一体化种植模式,提升种植优质稻的“科技含量”离不开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


  去年“三夏”期间,江陵农商银行沙岗支行在得知丁堤村合作社急需资金组织生产调度、技术推广和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时,该行驻村金融村官,第一时间与合作社取得了联系,依据前期推行“整村授信”的成果,核实贷款的先决条件,向该村合作社迅速发放了50万元的链式微贷。


  “获得链式微贷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每个村合作社统一连片种植优质稻面积不低于2000亩;其二,该社已经实际主推了虾稻1号、荃优822 和荃优 607 三个优良品种。”该行驻村金融“村官”表示,丁堤村合作社完全具备这两个获得链式微贷的先决条件。


  据介绍,链式微贷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从事优质稻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约定链式微贷的用途是——只能用于在江陵县域内从事优质稻粮食生产开支以及加工、销售的资金需求,不得挪作他用。

  贷款发放后,农商银行进行贷后管理,金融“村官”将按月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进行逐一检查,重点实地查看田间优质稻种植情况。


  目前,全县多家合作社表示了推进农田管理急需信贷支持的意愿,新一批12户共计约1000万元的链式微贷,正在紧锣密鼓地走流程,不日将发放到位,将助力加速优质稻高产高效示范区的建设进程。


  藏粮于企,打造优粮“全产业链”


  在位于江陵县熊河镇新河村湖北楚宏粮油发展有限公司,一套新添置不久烘干仓储设备特别引人注目:进粮、出粮基本实现全自动化,不落地处理,筑牢了粮食减损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年来,江陵大力实施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将粮食烘干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畴。楚宏粮油建设粮食仓储物流项目,投资4000余万元,添置大功能烘干设备,日烘干粮食可达到700吨,以及2000吨的稻谷清理中心,做到了每天来多少烘多少,及时烘干,拒绝使用化学药剂杀虫、抑霉,推进绿色保质储藏,保证粮食的品质及新鲜度。


  “公司新建烘干设备,挤占了资金,导致用于收购的流动资金紧缺。”江陵农商银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具体的资金需求,第一时间制定了金融服务方案,迅速完成了贷款的调查审核发放,于5月24日向该公司发放200万元贷款。


  “我行严格执行先授信,后用信的方式,按照贷款受理、贷款调查、贷款审查审批、签署合同的业务流程。”该行信贷经理表示,贷款发放后,该行信贷人员实地调研时了解到,该公司在推进“六个统一”进程中,在“统一收购,链接主体;统一储存,完善设施;统一营销,做强品牌;统一标准,精选工艺”等多个环节,特别是在做强省优名品,提升优质粮食产品附加值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凸显了“龙头”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江陵力推藏粮于企——大力培育像楚宏粮油这类致力于打造优质粮食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推进优质粮食产业链条“强筋骨”。


  楚宏粮油作为政府核准粮食收购的骨干企业,凝聚市场力量,进行优价收购、优质存储、高质加工和品牌营销,串联“产购储加销”各环节优质资源,着力提升全产业链的质效。


  该公司于2012年成立了荆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市场主体(大户)+合作社+农户”联合发展模式,常年与2000多农户签订粮食种植合同2万余亩,保障了原料无污染,无公害。


  在楚宏粮油加工车间内,轰隆隆的机器作业声不绝于耳,只见稻谷在机器中不停翻转,经过清理过筛、脱壳、碾制、抛光等过程,一粒粒雪白的精米鱼贯而出,随后,将大米打包,装车……努力提高优粮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楚宏粮油打造省优品牌“国福”,注重加强企业品牌“国福”与县级“江陵道米”区域公用品牌的互动与融合,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为拓展线上、线下两条销售渠道,赢得了良好口碑。


  “‘国福’牌系列优质大米富含硒元素,口感香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市场占有率大。”楚宏粮油主要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楚宏粮油主营的品牌“国福”,营业额达到了2亿元。另一个辅助品牌“楚味鲜”,营业额也早就突破了5000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ztzl_16/xczx/202306/t20230627_84387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