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渔员不分昼夜,巡查江(河)堤;电子眼不留死角,全面监控……通过信息化建设、网格化管理,“人防+技防+联防”相结合,大观区织就长江禁渔执法“天罗地网”,彻底解决了“看不清、看不全、监管难、禁不住”的问题,为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提供了支撑。
“这是我们长江禁捕渔政信息化探头,31个点位,360度监控。”在区渔政信息化值班中心,区农业农村水务局副局长肖飞介绍到,“借助智能化、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赋能长江“十年禁渔”,大观区目前已实现辖区其中长江干流28公里、皖河干流24公里,全域全时全监控”。
长江、皖河岸线建成31个高空瞭望摄像头,织牢“视频监控网”
长江“十年禁渔”覆盖辖区长江干流大观段、皖河干流大观段及西江江豚保护基地18公里,涉及长江大口鲶长吻鮠鳜鱼、长江刀鲚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禁捕水域岸线总长度70公里,是安庆市沿江禁捕水域面积大、范围广、情况最为复杂的县区。
长期以来传统渔政执法,主要依靠执法船巡逻,实现水域的监控和管理,但是在执法硬件设备上缺乏雷达、视频监控和信息处理等。而违法捕捞行为多集中在执法巡查间歇或夜间实施、并且实施迅速、隐蔽性强,常规的执法巡查、执法检查等手段难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导致执法效率降低。为有效落实“十年禁渔”决策部署,大观区抢抓渔业信息化建设机遇,把信息技术和科技装备作为推动渔政执法创新发展的引擎、提升执法效能的着力点。
“2021年以来,我们陆续在长江干流28公里、皖河干流24公里建设了31个高空瞭望摄像头。通过新建高空监控点、辖区基本实现长江江、皖河禁捕水域全覆盖,横向到边的总体目标已完成,各站点互联互通、全天候视频监控,确保及时发现非法捕捞行为并实施精准打击,为渔政执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解决执法人员力量不足、违法行为难发现难取证、反应速度慢的问题,建成了禁捕水域覆盖的‘一张网’,对全区长江、皖河岸线进行7*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快速反应—依法处置’的信息化与网格化相融合的高效联动机制”,大观区渔政执法大队大队长何广胜说。
网格化管理,提升禁渔水域“人防”实效 ,织牢“巡护防控网”
为加强执法监管,大观区在沿江4个有禁捕水域的乡镇、街道及皖河农场均设立了禁捕退捕卡点10个,围绕禁渔水域设置5个网格执法小区、13个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都由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对重点水域和重点时段开展禁捕巡查。”大观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昌华说,“目前,已经配备乡级负责人19名,村级负责人15名,专业执法人员12名,协助巡护员26名,村级护鱼员31名,共同组成禁捕执法网格单元,形成‘渔政执法人员+镇(村)负责人+协巡员+护鱼员’的专管和群管力量,推动监管重心下移,切实打通禁捕执法监管‘最后一公里’,‘巡护防控网’基本建成,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提升了禁渔水域‘人防’实效”。
部门联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织牢“齐抓共管网”
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共同推动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运用,确保移送案件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2022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与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及区市监局在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就拓宽行刑衔接渠道、加强执法协作和推动司法提前介入等问题形成了共识,建立健全了跨部门联合渔政执法机制。
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后,先后开展了长江流域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专项打击行动、打击长江刀鲚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节假日等重大时间节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巡航检查行动、长江流域禁捕执法监管暗查暗访行动以及“四清四无”再排查行动5个专项打击行动。
执法过程中,还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注重以案释法,强化警示教育。大观区渔政执法大队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及禁用渔具渔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进行现场普法宣传,引导他们自觉做到不捕捞、不食用、不销售长江野生鱼,筑牢生态防线,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长江大保护的良好氛围。在长江干流、主干道沿线制作5个大型宣传牌,沿江、沿河制作宣传牌120个,发放禁渔现场材料2.68万份,组织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签订“十年禁渔”个人承诺书500余份。
“人防+技防”让长江渔政执法在时间上、空间上不留死角,部门联动提升监管合力。据统计,2023年1-6月份,大观区收缴渔具70余件,查处74名违法偷捕偷钓人员,共计罚款11.43万元,移送14起违法偷捕偷钓案件至公安部门处理。(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s://nync.anqing.gov.cn/nyyy/nyzf/20030687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