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建设

雅安市雨城区塘坝村:产村相融 勾勒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时间:2023-05-12 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谷雨临近,一个个勤劳的茶农身影穿梭在雅安市雨城区塘坝村的山头上。近年来,塘坝村依托4400亩茶园本底和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两张“金字招牌”,不断外树形象、内塑品质,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农旅互促、业兴村美的路子,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产村相融画卷徐徐展开

  春日的云雾缭绕下,整齐排列的茶树在山峦叠翠间尽显优雅,一盏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太抗、捕食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在这里普遍应用;农业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土壤墒情监测站等数字茶园的田间设施一应俱全。与之前年轻人更愿意外出打工挣现钱相比,现在的塘坝村,很多人都选择回乡,有做鲜叶生意的、有开茶厂的、有种茶采茶的,既能保障收入,又能照顾好家人,一举多得,村子里的“人气”也随之越来越浓。

  “我们全村有4400亩茶园,499户人,18家茶叶企业和加工厂,但是主要以初加工为主,效益不明显,我们号召年轻人回乡创业,把我们的茶叶做出品牌,卖个好价钱,让茶农得实惠。”村主任魏国强说。刘全是雅安市赋雅轩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在塘坝村旁边的合江村,刘全的公司已经从事直播带货一年多了,总体来说,效果很好。他说“直播带货是个当下的一个风口,不得不赶,既能增加一条营销的路子,又能为我们的品牌补充流量,增加认识度、了解度。”近年来,雨城区大力扶持茶叶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将茶产业做大做强,探索线上、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助力产品出川、进京、入沪。

  农旅互促效应逐渐呈现

  来到塘坝村茶叶交易市场,静谧的文化背景下蕴藏着热闹的绿色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碰撞出的火花在这里逐渐呈现。产茶旺季,这里是茶叶交易市场,农闲季节,这里也是全村的“文化中心”。这个季节,市场的日交易量可达500吨/天,来自名山、洪雅等地的茶商在这里收购鲜叶。

  穿过喧嚣的市场,走进塘坝村“农家书屋”,书架上一排排的农业书籍整齐地陈列,去年,这里被中宣部授予“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发行单位先进集体”称号。“农家书屋成立以来,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茶叶栽种、管理方面的技术”,来自塘坝村的村民冯学富说。

  除了学习农业知识,这里还是村民学习油画的地方。“从来没有想过,不用走出村子,我就能参加这样的学习”,正在挥动着彩笔的杨霞兴奋地说。这个“村民油画班”由著名油画家廉学洺老师亲自授课,参加培训的学员均是来自塘坝村的村民,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二十来岁,年纪最大的六十余岁,所绘作品百余幅,售价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近年来,草坝镇积极探索艺术和茶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挖掘乡村文化,引进一批学者、艺术家,建设“厚山民宿”“川大环艺研究所文创工作室”等文创项目,形成“茶山艺林”精品艺术民宿群落,为精品农耕文化注入浓厚的艺术氛围,全面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的有效转型。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此时的塘坝村,来自各地的游客正在体验春茶采摘乐趣、研学、郊游,为塘坝村增添了许多活力,同时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途径,业兴、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美图景日益清晰。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4/20/4b722c159b5542bb82efdf5de01978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