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我县境内将出现一轮强降雨,局部地区有暴雨。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
我县地质条件脆弱,强降雨易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发生的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破坏性,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消除松懈侥幸心理,把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一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监管责任,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全面开展隐患排查
各乡镇和国土等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集中力量,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积极组织乡、村、社干部和群众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拉网式再排查。同时,要加大对在建工程、矿山项目防灾落实情况的督导力度,督促各工程建设、矿山企业单位及时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并严格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做到不留死角、不留安全隐患。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严防死守,严格落实监测人员,靠实巡查、监测、预警责任,实行24小时监测制度。要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保持手机24小时开通,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对排查出的重大灾害隐患点、主要危险点要分类造册登记,安排专人监测监控,并及时向群众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设立明显警示牌,扎实做好预防和避险工作,确保不出任何安全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报
县国土、水务、气象、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密切关注汛期天气变化,加大监测力度,加密监测频次,建立定期不定期汛情会商机制,准确预测预报雨情,科学研判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注意加强对局地、短时强降雨的监测预报,增强预报时效性,提高预报精准度。进一步完善各部门基层监测预警联动机制,对气象部门预报的强降雨天气过程信息,要迅速传达到各乡镇。各乡镇收到预警信息后,要立即传达到村、社防灾责任人以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监测人员和受威胁群众,传达到本区域内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确保监测预警信息发送渠道畅通,防范及时。
四、进一步落实主动避让措施
各乡镇要切实落实“预防避让”和“主动避让”的防灾工作要求,在预警降雨量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时,及时果断组织可能受威胁群众提前避让、主动避让。特别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矿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气象、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生产和生活区域人员通报情况,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迅速组织受威胁人员提前疏散至安全地带。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和在建工地管理、施工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的防灾只是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着力强化一线人员防灾、避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巡查工作,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和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责任人要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上岗到位,加密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预警,特别是在强降雨来临时要提前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安全疏散转移。
五、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工矿企必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在所有地质灾害隐患区内有群众居住的地方,必须落实专人值班、领导带班,要根据雨情、灾情的变化趋势,果断部署和落实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随机抽查,强化夜间值班、灾情查询、动态监督等工作,时刻严密防范地质灾害。要严格执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全面做好汛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处理工作,确保事故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对因值班值守、应急抢险执行不力和迟报、漏报、瞒报灾险情信息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办公室。
────────────────────────────
下一篇:双柏县构建培育本土人才立体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