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纪委监委将监督作为首要职责,坚持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
紧盯责任落实,校准监督靶向。聚焦重点任务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围绕决胜全面小康、打赢“三大攻坚战”、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步开展监督检查、专项治理、专项巡察,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等自治区党委、市委确定的重点任务开展监督检查。聚焦“关键少数”强化日常监督,派驻(出)机构紧盯被监督各单位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内部管理“薄弱点”,综合运用谈心谈话、列席会议、实地调研、重点督查、受理信访举报、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及时了解驻在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责任落实和履职情况,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有效防止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主要负责人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加强“三重一大”事项、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约谈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583人次。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监督合力。制定《吴忠市纪委监委监督执纪执法协作区实施方案(试行)》,将5个县(市、区)、2个监督检查室、2个审查调查室、13个派驻(出)机构划分为6个协作区,建立“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派驻(出)机构+县(市、区)纪委监委”协作模式,“室组地”上下贯通,“组组”左右联动,“室组”“室地”有效衔接,建立日常协作、重点协作、集中协作、集体会商、综合服务等五项机制,采取“一事一协作”“一案一协作”方式,实现执纪监督联动式、协作化、高效率,为“四项监督”深度融合提供有效载体。加强工作机制互联,建立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制定《吴忠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规定(试行)》《吴忠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考核办法(试行)》《吴忠市派驻监督与巡察监督协作办法(试行)》等七项制度,明确派驻(出)机构的平时考核由对口联系监督检查室负责、被巡察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把协同巡察监督作为深化日常监督等重要举措,为“四项监督”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深化成果运用,提升监督质效。制定《吴忠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与内设机构衔接协作工作办法(试行)》,监督检查部门根据派驻(出)机构日常监督情况,及时处置问题线索,扎实做好前期核查,为审查调查部门提供高质量案源。建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对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向有关派驻机构、地方纪委监委通报反馈,提示监督重点,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用好审查调查成果,审查调查部门查办案件的同时,及时开展案件剖析,并向监督检查和宣教政研部门提供相关报告和剖析材料,由监督检查和宣教政研部门指导发案单位开展警示教育,推动综合整治,发挥查办案件治本作用。督促发案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249场次,督促有关单位完善制度126项。用好巡视巡察成果,对于巡察机构移交的问题线索,案件管理、监督检查部门和派驻机构优先办理,依规依纪处置问题线索。对巡察中发现的重要问题线索和突出问题,坚持边巡察边移交边核查,监督检查等部门根据情况提前介入、调查了解,各监督主体共同分析研判,提高问题线索处置的精准度。
搭建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市纪委常委会每季度会议研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党风政风监督、信访举报、案件管理、派驻监督工作,准确分析、统筹运用党风政风监督、信访举报、案件监督管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部门和派驻(出)、巡察机构掌握的各类信息资源,将廉政档案记录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为廉政审查和意见回复提供支撑,实现纪委监委机关部门与派驻(出)、巡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为精准发现问题提供信息保障。对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纪律检查建议或监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同时,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发案部门(单位)以案促改、专项整治、巡察整改等工作实行驻点监督,巡察机构适时开展专项巡察或“回头看”,确保监督成果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先后通报剖析典型案例188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141份。(吴忠市纪委监委)
下一篇:盐池:抓好案件监督管理日常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