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管理

遇见千年醴瓷——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醴陵市

时间:2022-08-02 作者:佚名 来源: 红星网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7月27日下午,99名基层干部、陶瓷行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冒着高温、不惧“烤”验,汇聚醴陵市孙家湾镇,参加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陶瓷原料应用课程。

  图片

  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醴陵市。

  组织牵线实用技术送上家门

  “醴陵制瓷历史久远,老一辈的匠人精神需要我们传承,但不能固守传统,要持续推动传统陶瓷产业革新,加速新型陶瓷产业发展,不断擦亮醴瓷这块‘金字招牌’,而其中的关键在于陶瓷新技术,希望组织能帮助我们开展相关培训。”7月初,醴陵市委组织部收到了一则来自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培训需求。

  醴陵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专题调研,发现同样的困惑在当地陶瓷企业中广泛存在。有需求便有行动,通过收集培训需求,对接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确定培训主题,明确培训对象,邀请培训讲师,不到一个月,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醴陵市孙家湾镇培训方案便已成型下发。

  “还有名额吗,我想去学习。”7月22日,在湖南省华泰联业陶瓷有限公司,听到“田间课堂”的消息后,制泥车间主管何宗伏积极报名参加。两天内,收到了超过200个报名申请,因疫情防控要求和场地限制,最终确定99人参训。

  专题授课一线指导答疑解惑

  授课老师是湖南工业大学讲师胡伟达博士,他是省派科技特派员。在专题辅导课上,他结合学习和工作经历,围绕国家、省级陶瓷产业相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从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景、应用等方面进行重点剖析。

  “怎么通过调整坯釉配方和泥浆参数来解决陶瓷注浆产品的针孔缺陷”“如何解决陶瓷产品外釉后再覆盖喷釉时,产生泛底釉脏点的问题”“从工艺方面如何解决滚压口部粘接处烧成后的变形问题”……在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参训学员争前恐后提问,胡伟达博士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中走向高潮。

  “陶瓷烧制技艺就像木桶原理,最低的那块木板决定能装多少水,生产中任何一个流程不精细都会导致最终的产品不够完美。”课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

  图片

  现场教学

  学员展望千亿产业蓄势待发

  “专家讲授的很多知识以前都没听过,对我们村今后的陶瓷产业升级非常有帮助。”醴陵市孙家湾镇孙家湾村党委书记介绍,该村有大小民营企业20家,汇聚了一批陶瓷酒瓶行业龙头企业,每年销往中国各地的各类酒容器超8000万件,年工业产值达8亿元,被誉为“中国酒容器之乡”,此次“田间课堂”的授课内容与孙家湾村的产业方向“对口”,极具指导意义。

  同样受到启发的还有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智勇,他说:“当前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目前,陶瓷新材料正在重塑产业、再造行业,这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培育新理念,学习新技术,攻坚新工艺,找到新的增长点,加快企业转型步伐。”

  醴陵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醴陵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瓷之都,陶瓷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既是省市乃至全国对我们的殷切期盼,更是醴陵由传统工业城市向先进制造业城市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此次‘田间课堂’,激发了陶瓷从业人员、基层干部‘闯创干’的精气神,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便会实现醴陵陶瓷人的‘千亿产值’梦。”同时,他还表示,将积极总结此次“田间课堂”的经验做法,将更多实用技术搬到田埂间、送到企业里,为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助力。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07/29/138692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