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反腐倡廉

被人情和面子套牢的人生

时间:2022-06-16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陈晓曾在浙江省金华市担任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婺城区委书记,金华市委秘书长,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等职。经查,2009年至2019年,陈晓利用职务便利,在土地供应、土地用途改变、项目推进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直接或通过其妻陈某某先后多次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所送财物,价值共计人民币628万余元。

  被“人情往来”遮蔽双眼

  陈晓从金华市磐安县一个偏远山区走出,一路成长,27岁便成为全省高校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

  1996年,33岁的陈晓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这一年,他走出象牙塔,从高校来到地方,担任金华县(现金东区)副县长,走上从政道路。

  不论是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是一路相伴的师长学友,都寄予陈晓殷切期望。已经退休的父亲常常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做个好官、清官,还把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关于廉洁从政的文章剪下来,寄给陈晓警示学习。

  “一开始我暗下决心,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父母,做一个正直、廉洁的人。”陈晓在忏悔录中提到,当第一次看到拜年的礼品中夹带有现金时,他断然退回;当第一次在出差的飞机上,有人把银行卡往他衣袋里塞的时候,他也很不客气地拒绝。然而,慎始易,慎终难。陈晓的蜕变源于其对“人情往来”的误解,对小礼小节的轻视。

  爱交朋友,会交朋友,是周围人对陈晓的评价。当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在“有心之人”三番五次的追捧围堵下,陈晓渐渐沦陷了。

  “想想人家也算是一份心意,我总是拒绝就是不给面子,不近人情了,弄不好还要对我有意见,不利于工作开展。”很快,陈晓为自己找到了借口,在矛盾和忐忑中第一次收下了他人赠送的贵重物品。

  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点,陈晓愈加疯狂,对送礼者来者不拒,活脱脱地把这些节日异化成了自己的“收礼节”。

  2010年春节前和2011年春节前,东阳某置业公司老板李某某接连两年登门拜访,为陈晓送去存有20万元的银行卡和价值20万元的购物卡;2012年至2019年每年春节前后,金华某广告公司老板陈某某、浙江某控股集团法定代表人潘某都不约而同地给陈晓送去3万元现金红包,并将此变为“约定俗成”;浙江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某,自2010年起,每年过节都为陈晓送去加油卡或购物卡,十年风雨无阻不曾间断,以期实现长期的“感情投资”。

  与此同时,“善解人意”的送礼者,纷纷挖空心思打听陈晓的喜好,以各种由头送出珍贵的礼物。知道陈晓不抽烟,送礼者们便专送茅台酒,金华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原项目负责人罗某某,为了谋求陈晓的帮助,向陈晓送去10张共60瓶茅台酒提货券,陈晓均予以收受。

  贪慕虚荣不知被围猎

  “我在人前人后都十分注意自己的口碑,希望能有个好名声。”一路在褒奖声中成长起来的陈晓,很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因此,当陈晓做出了一些成绩,在人们的夸赞声中,他便飘飘然起来。他表面不露声色,心里却骄傲自满,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功劳。慢慢地,他对“名声”的追求也变了质。

  长期处在领导岗位,找陈晓办事的人不在少数。面对这些不正当的请求,陈晓不仅没有严加拒绝,反而“乐于助人”。他自大地认为,自己一个电话、一个招呼或者是一次协调会,就能帮助别人解决“天大的麻烦”,顺水推舟,举手之劳,还能体现自我价值,何乐而不为。

  于是,为了追求“好名声”,陈晓利用职务便利,把本不该开的口子开了,本不该行的方便行了。每每听到请托人“为人热情热心、肯帮忙”等称赞时,陈晓心里更是沾沾自喜,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为了能和这个“肯帮忙”的领导建立关系,更有不少老板,挖空心思、拐弯抹角,通过陈晓的身边人牵线搭桥。

  东阳市某汽车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为了改变一块工业用地的性质,张某某想方设法、几经辗转,找到了陈晓的老乡兼高中、大学同学陈某某,请他出面“做媒人”。

  面对“多年哥们”的请托,陈晓自然十分热心。

  得偿所愿的张某某没有含糊,立即通过中间人给陈某某打去一笔巨额“好处费”。而陈某某更是直接买来一辆价值38万元的轿车,以借为名送给陈晓的家属使用。后来,他又为陈晓另外支付了部分家庭住房装修款22.44万元,老同学之间的情谊变质为赤裸裸的利益输送。

  知道陈晓“好面子”“言出必行”后,各路老板、“朋友”纷纷近前贴身,各显神通对其进行围猎。陈晓要购置红木家具,便有老板以极低的价格向陈晓出售;陈晓要装修新家,一批地板墙砖、卫浴洁具等装修建材便由老板贴心送上;陈晓的儿子要出国留学,消息灵通的老板们便纷纷以“留学花费大”为由,送去好处费,累计高达82万余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动辄送给陈晓数万元好处费的人,在土地供应、土地用途改变、项目推进、子女入学等相关事项请托上,亦得到了陈晓的关照。

  左手借款右手放贷违规生财

  “当我第一次从高额借款中获取回报时,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甚至窃窃自喜。”陈晓告诉办案人员,2011年11月至2014年9月,他铤而走险,在这条扭曲的道路上一路行进,以身试纪,借着自己的职务影响力,向熟识的老板们做起了“借贷生意”。

  据审查调查人员介绍,陈晓不仅将自有资金100万元以高利息借给老板,还左手借款,右手放贷,从银行贷款260万元进行出借,以“空手套白狼”的形式赚取利息差,通过违规借贷获利66万余元。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陈晓知道,在这畸形的借贷关系背后,实质是权钱交易。

  人心不足蛇吞象,被贪欲蒙心的陈晓还有一条“生财之道”——违规投资入股。他应“朋友”之邀,投资民办学校,后溢价卖出股份;应亲戚之约,投资建材企业,想获取高额回报等等。2009年至2020年,陈晓先后投资入股了5家公司、1家学校、1个房地产项目,违规获利达250余万元,赚得盆满钵满。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2018年底,浙江省委巡视组对金华市委开展巡视,陈晓担心自己违纪违法问题被发现,心里非常紧张。为了躲避核查,他将自己收受的黄金制品、手表、购物卡、现金等贵重物品进行转移,还与“朋友”商量了多个方案,选择了多处藏匿地点。

  在慌乱之中,陈晓还误将与妻子的结婚戒指,甚至单位发放的医院体检卡等,一股脑地装进了转移赃物的箱子里。

  因为私心杂念太多,陈晓“聪明反被聪明误”,连连错失被组织拯救的良机。

  2019年12月,陈晓编造了一张“借条”,当作救命稻草向浙江省纪委监委报告情况,提供虚假信息,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但纸终究包不住火,陈晓的一系列违纪违法行为早已被组织掌握。直至2020年3月初,陈晓被免去时任职务时,他才如梦初醒。

  世间从无后悔药,这沉重的人生枷锁,正是陈晓自己为自己戴上的。

  【忏悔书摘录】

  我不知道每日都关注本地新闻的老父亲,听到我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后是什么感受。我对不起他的叮嘱,更对不起组织。

  那一箱箱茅台酒,就如一块块硕大的石头,垒成了挡在我人生道路上的道道围墙;那一张张购物卡,仿佛是巨铲,正在挖空我脆弱的人生堤坝。

  我能到厅级干部的位置,是组织的提携,而我却错将权力视为自己谋利的工具,犯下大错。我被留置后,才终于看清,拉拢不是友谊,公权不是私权,热热闹闹背后,只有残酷的利益算计,脉脉温情下,布满了重重的贪腐漩涡,而这样的醒悟却来得太晚。

  本来,我这人生的列车已经在慢慢减速,准备到站停靠了,可现在却驶向了违纪违法的不归路,而这一幕人生悲剧,恰恰是我自己亲手制造的。

  【警示点评】

  “两面人”危害极大,不可小觑。“两面人”一面假装对党忠诚、清正廉洁,另一面却欺上瞒下、贪污腐败,演技堪称“戏精”。

  “两面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必须及时辨别出来、清除出去。各级党组织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不断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由表及里、见微知著,精准识别和及时纠治表里不一的党员干部。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牢记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生命线,时刻牢记为什么出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诱惑“围猎”面前保持清醒,对党忠诚老实,不讳疾忌医、不隐瞒欺骗,向“两面人”坚决说不。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3402.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