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料甸街道办事处东胜村一处收割完的玉米地里,远远就能看到拖拉机拉着一台“长脖子”机器在作业,“长脖子”将碎秸秆不停吐到伴行的另一台拖拉机车斗里,所到之处,碎秸秆都被捡拾干净,露出了黑土。伴行的拖拉机车斗里装满秸秆后,另一台伴行拖拉机会迅速补位,工作效率很高。农户告诉记者,“长脖子”机器叫秸秆捡拾机,是今年新研发的机器,刚刚投用,就像“吸尘器”一样,把地里的秸秆捡拾得挺干净,收集起来的碎秸秆卖给当地生物质发电厂用来发电。
在南红村的田地里,又是另外一种秸秆处理方式。搂草机提前将碎秸秆搂成小堆,几台打包机同时作业,将这些集中起来的碎秸秆吞进肚子里,不一会儿便吐出一大卷捆好的秸秆,作业速度很快。
阿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志权介绍,全区有约20万亩水稻、98万亩玉米,秋收即将结束,秸秆处理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已经打包玉米秸秆1.5万亩,各镇(街)正抢抓当前天气有利时机进行秸秆打包作业。阿城区有42家秸秆压块厂,离田后的秸秆有一部分压块做燃料使用,有部分做牲畜饲料,还有一些卖到生物质发电厂发电,秸秆能源化利用渠道有很多。(张玲 记者 康福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