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时评

湖北日报报道:蕲春抢收抢种25万亩再生稻

时间:2021-09-02 作者:佚名 来源: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蕲春趁天气晴好抢收再生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陈钰 袁卫东

  8月以来,“鄂东粮仓”蕲春县持续阴雨天气,造成25万亩再生稻头季难以及时收割,少数田块出现稻谷倒伏、发芽现象。

  如何保住丰产的粮食?如何保住农户的基本收成?连日来,蕲春县争分夺秒抢收抢烘,力保粮食颗粒归仓。

  抢收:856台收割机“见缝插针”

  再生稻,是指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通过灌溉、施肥等措施,使之再次抽穗、开花、结实,再收一季稻谷的栽培方式。

  蕲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钱太平介绍,再生稻“一种两收”高产高效,亩产平均1030公斤,有效破解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矛盾,蕲春县10年时间发展到25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近一半。每年8月5日到15日,是再生稻头季的收割时节,晚于这个节点,二季产量会降低。

  “急!眼看着稻子长势喜人可以迎来大丰收,岂料遇到连续阴雨天。”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种有2380亩再生稻,村党支部书记邓先锋说,从8月2日到8月19日,只有5天晴好天气,少数田块的稻谷倒伏成一片,拨开穗叶,穗头上全是白色的芽苗。

  眼瞅着面临减产风险,酒铺村决定“见缝插针”,抓住雨停间隙,一天当作两天用,人工机械齐上阵抢收秋粮。“只要看着天气好一点,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就赶紧安排收割机下田收割稻谷。”邓先锋说,在县农业农村局帮助下,该村调来11台大型收割机,一台每天能抢收40亩,最后一个田块8月19日完成收割。

  蕲春县农业农村局总工黄超介绍,8月出现如此长时间降雨,在蕲春并不多见,致使农业出现一定灾情,减灾保粮成为重中之重。该县紧急调集856台(套)收割机,哪个田块能够进行作业,就往哪里调配,“宁让机器等稻谷,不让稻谷等机器。”

  邓先锋说,该村稻谷多为顺势倒伏,贴地、断穗的较少,由于抢收及时,对产量影响有限。经过测量,一季亩产1200斤,与正常年份持平。

  抢烘:机器24小时不停歇

  8月25日上午,湖北香珍米业有限公司烘干车间,最后一批180吨再生稻烘好,打包、装车,驶往武穴市粮食储备公司。该公司是鄂东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之一,储藏1600万公斤国家储备粮。

  公司负责人肖国林说,8月5日开始,公司不分昼夜接收种植户的湿稻,6台烘干机全力运行,每日可烘干稻谷300吨,“为确保再生稻颗粒归仓,我们歇人不歇机,机械24小时满负荷作业。”

  步入烘干车间,肖国林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烘干流程。从田间收割的稻谷,第一时间直接运到车间入口,倒入下料斗,经过输送带,运上提升机,清除杂草,进入烘干机,整个操作过程便捷高效,只需一名工人看管。“湿稻谷含水多在35%以上,温度设定在80摄氏度,烘干20小时后,水分可降到13.5%以下,就可以出仓入市。”

  蕲春县云杰再生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吕云清介绍,雨天收割的再生稻,如果24小时内不能晾晒、通风,极易发生霉变,减少收成。好在最近几年,蕲春县大力支持上马粮食烘干设备,全县陆续建起23家烘干厂,这次派上了用场,边收割边烘干,最大限度减少因发芽霉变造成的产量损失,也保证了稻谷的品质。

  “我们的粮食‘抢’回来了!这才是丰产又丰收啊!”看着烘干的再生稻装包上车,吕云清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在香珍米业烘干稻谷后,粮农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以每斤1.28元的价格卖给香珍米业,由其转卖到国家粮食储备库,可省去储藏、运输等麻烦,香珍米业赚取中间的差价;二是支付香珍米业每斤5分钱烘干服务费,自己找买家。

  抢排:水来一寸退一寸

  在赤东镇万亩再生稻示范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一块10天前收割的水田里,稻桩上已冒出嫩芽,一片生机盎然。

  不远处,酒铺村排涝站机器轰鸣,5台泵机马力全开。“水来一寸退一寸,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赤东镇委书记朱文刚说,再生稻二季生长过程中,田间积水不能超过15厘米。但赤东镇产粮区,俗称四十八圩,是蕲春有名的“水袋子”,地势低洼,容易积水成涝。8月以来,该镇共投入排涝机组100余台(套),3.5万亩再生稻田积水均迅速排出。

  “相比往年,这块田头茬收割晚了4天,需要迅速追肥,每亩用尿素20到30斤,再配上钾肥10斤,这样利于早出穗、出壮穗,减少因雨成涝造成的光照损失。”作为蕲春县派出的农业专家,钱太平反复叮嘱农户相关注意事项。

  钱太平说,蕲春县粮食总产多年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再生稻功不可没,它不仅提高水稻产量,还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二茬不需要用农药,减少对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降低成本,而且米质好,更加安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108/t20210827_3724352.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