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突发事件

柯城探索垃圾分类“再升级”

时间:2021-07-17 作者:佚名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把没用的旧衣服做成拖把,一点不比店里买来的差。”12月7日,在柯城区华墅乡园林村垃圾再生馆内,村民祝爱娇举着自己用旧衣服制成的拖把得意地说。亲自动手变废为宝,当天的垃圾再生馆再生体验活动,引来不少村民参与。

  “通过加工,旧物换新颜,垃圾也能产生价值。”园林村妇联主席朱春英介绍,垃圾再生馆免费提供的废旧物品是从村民手中收来的,供大家再加工成各类生活物品,制成品归制作者所有。“今后,我们的垃圾再生馆会在原有的回收机制上再升级。”华墅乡妇联主席周赟相告,回收的垃圾能制作成拖把、环保袋、花盆、坐垫、手机套等生活用品,村民可以用垃圾分类的积分兑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倡导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更降低了再生馆的运行成本。”

  今年3月以来,柯城区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为突破口,在对全区垃圾分类兑换超市进行规范后,按照统一标准升级成垃圾再生馆。并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引入市场主体、开发“垃圾再生馆”手机APP进行日常运作管理。目前,柯城区垃圾再生馆已经实现社区乡村全覆盖,且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也逐步由城区核心区块向农村延伸。

  “有别于之前的垃圾兑换超市,生活中的有毒有害垃圾,垃圾再生馆也可以及时地进行分类回收。”柯城区人大办公室干部黄勇介绍,柯城区将垃圾再生馆作为一个平台打造,面向城乡回收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部分其他垃圾(旧家电、旧家具、旧衣物等)。可回收垃圾回收后,按类别提供给再生资源公司利用。对不可回收垃圾,则按照不同种类分类无害化处理,在实现垃圾减量化的同时,从源头上避免了有毒有害垃圾流入填埋场。目前全区垃圾再生馆已回收可回收垃圾350余吨,有毒有害垃圾22000余件,餐厨垃圾2500余吨。

  记者手记

  据相关数据显示,衢州城区现在每天产生1200吨垃圾左右,是10年前的3倍,并且还在持续增长。日益增多的垃圾何处去?破解“垃圾围城”的窘境,走出“垃圾围村”的困境,核心环节就是垃圾分类。

  柯城区完善项目链条、工作链条、责任链条,持续提升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市场化运作让再生馆“可持续”,标准化建设让老百姓“找得到”,信息化管理让消费者“叫得应”,多元化分流让处理终端“吃得饱”。通过垃圾再生馆的前期引导和后期运作,朝着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做到极致的方向努力,切实把这项关乎“两个高水平”的民生关键小事向纵深推进。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17/12/11/art_1594367_3392634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