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是大棚春栽茄子的一种*传病害。近年来,由于大棚茄子连作较多,致使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轻病田减产20%左右,重病田减产40%~50%。
症状
现蕾期开始普遍发病,植株中、下部叶片由脉间或叶缘褪绿黄化,逐步发展到半叶或整叶黄化斑驳,叶缘稍向上卷,有时仅半叶发病。发病初期植株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或阴雨天可恢复,后期明显萎蔫不再复原。叶片枯萎脱落,植株只剩光秆或心叶,果实僵化,停止生长。割开病根、茎、分枝及叶柄等部位,可见其维管束管呈黄褐色或黑褐色。
发病规律
由真菌侵染引起,一般在气温20~25℃,潮湿多雨时发病重,气温在28℃以上时病菌受到抑制,大棚茄子最早5~6叶时发病。此外,地势低洼、*质粘重、盐碱、多年连作、地温偏低、定植伤根、大水漫灌等均可加速黄萎病的发生与蔓延。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种子重量0.2%的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床*消毒。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地菌灵可湿性粉剂3~4kg和10倍的干细*混合,均匀撒在地面,深耙15cm。
④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如葱、蒜、水稻等。
⑤加强田间管理。实行配方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000kg,N、P、K等量的混合肥30kg作基肥。高畦铺地膜,前期控制浇水,加强中耕,结果期增施钾肥和氮肥,采摘后及时追肥及叶面喷肥。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同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地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kg,每隔10天灌1次,连灌3~4次。
下一篇:开春后小麦要防病虫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