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召开了全市草地贪夜蛾、早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发生趋势分析会,会议根据各地早稻病虫监测数据结合早稻生长情况、气候因子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我市早稻中后期病虫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去年,主要是“三虫一病”,即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二代二化螟、纹枯病。
一、发生情况及趋势预测
1.稻纵卷叶螟:预测为中等偏重发生。一是迁入期早,灯下初见常山最早为5月10日,早于去年17天;田间初见龙游最早为5月6日,早于去年13天。二是迁入峰蛾量大,龙游、常山、江山6月4-5日田间系统赶蛾出现蛾峰,蛾峰虫量加权平均分别为1534只/亩、570只/亩、300只/亩,分别是去年同期蛾峰量的12.6倍、11.9倍、1.4倍。尤其是龙游区域站田间系统赶蛾6月5日蛾量开始突增为2172只/亩,6月9日达到7461只/亩,为十年来最高年份。三是田间调查卵量高,6月5-6日江山、常山田间调查卵量分别为1.5万粒/亩、0.53万粒/亩,分别是去年的1.25倍、2.21倍。四是近期随强降雨天气稻纵卷叶螟仍会迁入,加上南方虫源地虫源基数高,需要密切关注后期迁入虫量,田间发生量将进一步加大。
2.白背飞虱:预测为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一是灯下、田间初见早,龙游灯下、田间初见日分别为5月6日、5月5日,分别比去年早10天、9天及常年9天、16天。二是高龄若虫出现早。龙游、江山调查目前田间已出现高龄若虫。三是6月1日以后,各地陆续出现迁入峰,且灯下累计迁入虫量高。6月1-6日,龙游、开化、常山、江山灯下陆续出现迁入峰,虫量分别为229只、66只、51只、28只,尤其是龙游横山镇志棠村截至6月2日,灯下累计虫量1728只,是去年同期的8.77倍。四是田间调查虫量高。龙游、江山6月4-5日调查田间虫量分别是283只/百丛、74.6只/百丛,均高于去年和常年。五是梅雨季节强降雨有利于迁入,需要密切关注后期迁入虫量和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情况。
3.二代二化螟:预测为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其中,其中龙游、衢江中等偏重发生,常山、江山中等发生。防治后的一代二化螟残留虫量地区间差异大,龙游、衢江、江山、常山一代残留虫量分别为861头/亩、618头/亩、300头/亩、59头/亩,其中龙游高于去年和常年,江山、常山低于去年和常年。
4.纹枯病:预测为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目前田间发生总体较轻,龙游、江山、常山6月5日调查丛病率分别为3.2%、3.0%、0.5%,株病率分别为0.98%、1.5%、0.06%,均轻于去年和常年,但后期梅雨天气适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蔓延,田间病情上升快。
二、防治意见
鉴于今年早稻病虫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尤其要密切关注“两迁害虫”的迁入情况,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情况,水淹田块可能导致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暴发流行情况,因地制宜指导开展药剂防治。
1.继续做好病虫监测。由于梅雨季节强降雨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各地农技部门要集中力量继续做好虫情监测,全面掌握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信息预报。
2.加强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的宣传。各地要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示范区在水稻病虫防治中的示范作用,利用网络宣传公众平台、《农民信箱》、培训会等宣传渠道,把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传递到广大农户手中,组织农户开展早稻田间病虫发生情况检查,科学做好防治工作。
3.因地制宜,科学制订防治策略。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防治关键时期和重点对象,主抓早稻破口期结合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开展用药防治。6月16日之前抢晴防治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纹枯病,预防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和稻瘟病。7月5-10日,迟熟田块挑治补治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另外,要注意做好水淹早稻田、去年单季晚稻、双季晚稻发生细菌性病害田块的预防工作,警惕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暴发流行。同时穗颈瘟发生取决于后期天气因素,山区、老病区感病品种仍需警惕。
4.选用对口药剂配方
(1)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10克+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毫升。
(2)亩用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50毫升+50%吡蚜酮20克+24%噻呋酰胺20毫升。
(3) 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克+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
另外,水淹田块、去年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细菌性病害发生田块,亩加20%噻唑锌悬浮剂125毫升预防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山区半山区、老病区及部分感稻瘟病品种等田块,亩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预防稻瘟病。
三、注意事项
1.做好农药的安全使用。早稻后期气温较高,要尽量选择高效、低毒药剂,避免在高温时段用药和使用高毒农药。同时,施药时要适当增加用水量,并保持稻田寸水,以确保防治效果。
2.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田块,不建议使用无人机防治。
3.注意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净化农田生态环境。
4.要重视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预防。当前正是单季稻秧苗期,严格控制白背飞虱基数,有效预防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下一篇:辣椒“三落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