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突发事件

褐飞虱大发生趋势明显,晚稻病虫害防治要切实重视

时间:2021-07-17 作者:佚名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7月31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召开了全市晚稻病虫发生趋势分析会,会议根据各地晚稻病虫监测数据结合水稻生长情况、气候因子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晚稻病虫偏重发生,其中晚稻褐飞虱大发生趋势明显,各地要切实重视晚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发生情况及趋势预测

  1、褐飞虱:预测为大发生。主要依据:一是今年褐飞虱灯下初见早。江山灯下初见5月10日,是2010年来最早年份,龙游灯下初见6月15日,较往年提早了15天;二是部分地区早稻、再生稻褐飞虱基数奇高。今年我市整个早稻生长期间总有效积温偏低,早稻成熟期比常年偏迟10天左右,导致褐飞虱在早稻上完成了两个世代繁殖,部分地区早稻、再生稻已出现历史罕见的冒穿、倒伏现象。褐飞虱在早稻田基数大。7月28-30日调查,龙游早稻最高虫量百丛40658只,江山调查早稻和再生早稻最高田块百丛45000只,均为近10年来最高年份;三是部分单季稻田块虫量大,短翅型成虫占比高。龙游溪口际上7月28日单季稻达到22791只/百丛,为2010年来最高年份。龙游7月30日系统调查短翅型成虫比例达16.4%;四是气候条件对褐飞虱发生有利。今年我市“盛夏不热”已成定局,据气象部门预测:8-9月份气温偏高,很可能会出现“晚秋不凉”的现象,加上此段时间我市易受台风外围影响,给褐飞虱发生和迁入创造有利的气候条件。五是前期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褐飞虱主要集中在稻丛基部取食为害,防治时需要充足的水量药液才能到达稻丛基部,但目前无人机防治占比高,很难达到需要的用水量,而达不到防治的效果。

  2、三代稻纵卷叶螟:预测为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目前田间没有明显蛾峰。7月30日各地调查蛾量均不高,龙游、开化、常山田间亩蛾量分别为377.2只、148只、23只。但今年6-7月份雨量大雨日持续时间长,前期部分防治效果不理想田块虫源基数仍然较高,预测8月上旬各地将出现蛾高峰,局部稻区仍将偏重发生。

  3、三代二化螟:预测龙游、衢江、江山为中等偏重发生,常山、开化为中等发生。7月27-30日龙游、常山二代防治后为害调查,龙游丛为害率、株为害率分别为27%、4.66%,常山丛为害率、株为害率分别为1.4%、0.34%。目前田间蛾量开始上升,预测8月上旬将出现蛾高峰。但由于田块间、地区间差异大,各地要加强田间调查,发生为害重的田块要做好防治。

  4、纹枯病:预测单季晚稻中等偏重发生,连作晚稻中等发生。7月30日单季稻田调查,开化、江山、龙游、常山丛病率分别为8%、4.3%、3.6%、0%,株病率分别为3.46%、1.6%、0.68%、0%,均低于去年和常年同期。目前单季稻生育期即将进入孕穗期,病情进入激增期,加上8-9月多雷阵雨,高温高湿的天气十分有利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应及时加强防治。

  5、稻曲病:预测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曲病为气候型病害,其发生与晚稻抽穗前后的天气因素关联度大,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我市降雨总体偏少,对该病发生不利,但甬优系列等感病品种占比较大,穗期药剂防治仍不能放松。

  6、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部分地区仍有流行趋势。衢江、龙游、常山部分发病早稻田收割后,带病稻草还田,加上目前单季稻已有多地零星发生,老病区菌源充足。我市8-9月多台风暴雨天气,有大面积扩散蔓延风险。

  7、稻瘟病:目前少数单季稻感病品种已零星发生叶瘟,若水稻破口抽穗期遇适宜天气,穗颈瘟存在局部流行可能,应结合水稻穗期天气状况,注意穗颈瘟的药剂预防。

  二、防治意见

  “食为政首”,鉴于今年我市晚稻病虫偏重发生,尤其褐飞虱呈大发生趋势明显,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病虫监测,做好宣传,因地制宜制定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做好防治工作,确保晚稻丰收,保证“大疫之年”粮食安全。

  1、加强监测预警。各地农技部门要集中力量继续做好晚稻病虫监测,尤其要密切关注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病等突发性、暴发性病虫,全面掌握其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做好宣传指导。各地要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示范区在水稻病虫防治中的示范作用,利用网络宣传公众平台、《农民信箱》、培训会等宣传渠道,把今年晚稻病虫将重发的信息和防治技术传递到广大农户手中,科学指导农户做好防治工作。

  3、明确防治重点。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防治关键时期和重点对象,主抓单季晚稻破口期结合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突发性暴发性病虫,开展用药防治。

  (1)早稻褐飞虱发生严重田块收割后,其周边的晚稻田,以及田间褐飞虱虫量高于1000只/百丛的田块,应立即进行一次用药防治褐飞虱。

  (2)8月中旬,单季晚稻田在破口抽穗前期开展一次全面用药,重点抓住破口前7~10天关键期(10%的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及时用药预防,做到早破口早防治,主要防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三代二化螟、稻曲病、纹枯病;双季晚稻田抓住封行前期开展用药防治,主要防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三代二化螟、纹枯病。

  (3)加强田间调查,重视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老病区的药剂预防防治。尤其是台风暴雨过后,对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初期的田块,立即进行用药防治。

  4、防治药剂

  (1)防治褐飞虱:可以选用吡蚜酮、氯虫·噻虫嗪、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

  (2)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以选用氯虫·噻虫嗪、阿维·氯苯酰、茚虫威、乙多·甲氧虫、氯虫苯甲酰胺;

  (3)防治稻曲病、纹枯病可以选用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噻呋·已唑醇、噻呋酰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

  防治白叶枯病、细条病可以选用噻菌铜、噻森铜(铜制剂在水稻扬花期慎用)、噻唑锌;

  (5)防治稻瘟病可以选用三环唑、稻瘟灵。

  三、注意事项

  1、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工作。高温天气,施药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病虫防治提倡早晚作业。施药时要增加用水量,尤其是褐飞虱虫量高的田块,药液必须喷淋到稻丛基部,并保持稻田寸水。

  2、褐飞虱田间虫量高田块、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田块,不建议使用无人机防治。

  3、注意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净化农田生态环境。

  4、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政策文件的宣传。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20/8/5/art_1594266_54027215.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