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突发事件

柑橘常见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1-07-17 作者:佚名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一、疮痂病

  危害部位:新梢、叶片、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

  症状:受害叶片初期为黄褐色圆形小点,后逐渐扩大,变为蜡黄色,多发生在叶片背面,病斑木栓化隆起,多向叶背突出而叶面凹陷,呈圆锥状或漏斗状,叶片畸形扭曲,早起掉落。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但突出不明显。幼果受害,多在谢花后开始,初期为褐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黄褐色斑,木栓化瘤状突起,严重发病时,病斑密集连成一片,幼果畸形,易早落。另一种症状,病斑连成大斑,病部组织坏死呈灰白或灰褐色癣皮状,下面组织木栓化,显龟裂纹,皮层较薄。

  防治措施: 严控苗木和接穗的引入;严格控制肥水,在抹芽开始时或放梢前15~20天,通过施用有机肥,并充分灌水,使梢抽发整齐而健壮,缩短幼嫩期,减少病菌侵入机会。剪去病枝病叶,集中烧毁。药剂选择代森锰锌(喜盛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醚菌酯(百美)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

  二、炭疽病

  危害部位:枝、叶、果。

  症状:病斑为黄褐色,轮廓明显,稍凹陷,干燥时病斑渐变为灰白色,表面密生明显轮纹状或不规则小黑点。在多雨潮湿天气,小黑点溢出许多橘红色黏质液点。严重时常引起大量落叶,枝梢枯死,僵果和枯蒂落果,枝干开裂,导致树势衰退,产量下降,甚至整树枯死。

  防治措施:注意果园排水,适当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药剂可选80%代森锰锌(喜盛果)600~800倍液,30%醚菌酯(百美)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绿凯)2000倍液,25%咪鲜胺(鲜亮)1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3000倍。在春、夏、秋嫩梢期,幼果期和8~9月份果实成长期,每隔15~20天各喷药1~2次。

  三、溃疡病

  危害部位:叶、果实、枝干

  症状:受害的叶片,初期出现黄色或暗黄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圆斑。随后病部表皮破裂,隆起,成为近圆形表面粗糙的暗褐色或灰褐色病斑,病部中心凹陷呈火山口状开裂,木栓化,周围有黄色晕环,病斑一般直径3~5mm。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比叶片上的病斑更为隆起,火山口状的开裂更为显著,病斑多个聚合形成大斑。在果实上,病斑中部凹陷龟裂和木栓化程度表现比叶片上的病斑更显著。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苗木和接穗;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病果,将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药剂可选择20%噻唑锌(碧生)600倍液,20%噻菌铜(龙克菌)60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抓住新叶展开期、新叶转绿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大风暴雨后等防治适期进行喷药防治。幼果期应每隔15天喷药1次,以保护幼果。

  四、树脂病

  危害部位:叶、果实、枝干

  症状:枝干染病时有“水泡状”病斑突起,流出浅褐色至褐色类似酒糟气味的胶液,皮层呈褐色,后变茶褐色硬胶块。严重时枝干树皮开裂,黏附胶块状,干枯坏死,导致枝条或全株枯死。剖开死皮层内常出现小黑点。病菌侵染嫩叶和小果后,使叶表面和果皮产生许多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散生或密集成片,使表面粗糙,似黏附许多细砂粒。成熟果实发病时,病菌大部分由蒂部侵入,病斑初呈水渍状褐色斑块,以后病部逐渐扩大,边缘呈波状,并变为很褐色。病菌侵入果内由蒂部穿心至果顶,使全果腐烂。

  防治措施:早春结合修剪,剪去病梢枯枝,集中烧毁,减少病源。盛夏高温防日灼,冬天寒冷防冻时要涂白。主干及主枝发病时,用刀刮去病部组织,然后用75%酒精或乙蒜素100倍液消毒,用刀在病部纵划数刀,深达木质部,再用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涂抹。可选药剂有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80%代森锰锌(喜盛果)600~800倍;30%醚菌酯(百美)2000倍;30%苯甲▪丙环唑(迈妙)2000倍。

  五、黑星病

  危害部位:果实、叶片

  症状:黑斑型,在果面上初呈淡黄色或橙色的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或黑褐色大病斑,直径1~3cm。严重时,多个病斑联合,甚至扩大到整个果面;黑星型,在近成熟的果面出现红褐色的圆形小斑,扩大后呈红褐色至黑褐色,后期边缘隆起,红褐色或黑色,中间灰褐色至灰白色,略凹陷,其上生有少量小黑粒点,一个果上可发生数个至数十个病斑,常导致落果。叶片与其相似。

  防治措施: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清楚地面落叶、落果,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源。药剂可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喜盛果)600~800倍液,30%醚菌酯(百美)2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迈妙)2000倍液。在谢花后半个月内开始喷施药物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在果实膨大期的7~8月,每月喷杀菌剂1~2次。

  六、脂点黄斑病

  危害部位:果实、叶片

  症状:发病初期叶背上出现针头大小的褪绿小点,半透明,后扩展为大小不一的黄斑,在叶背出现疱疹状淡黄色突起的小粒点,几个或十几个群生在一起,随着叶片长大,病斑变为褐色至黑褐色的脂斑。果实仅侵染外皮,初期症状为疱疹状污黄色小突粒,随病斑不断扩展和老化,后期形成1~2厘米的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的大块污黄色病斑。

  防治措施: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药剂可选择80%代森锰锌(喜盛果)600~800倍液,30%醚菌酯(百美)2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迈妙)2000倍液,19%啶氧▪丙环唑(杜邦法坨)悬浮剂2000倍液。

  结果树在谢花2/3时,未结果树在春梢叶片展开后,喷施第一次药剂,隔20天后喷第二次,30天后再喷一次,共2~3次。

  七、脚腐病

  危害部位:主干基部

  症状:初时病部呈不规则油渍状,树皮呈黄褐色至黑褐色腐烂,在潮湿多雨季节,病部常有褐色黏液渗出,随后逐渐扩展到形成层和木质部,病斑沿主干上下扩展,向下可蔓延至根系,引起主根、侧根甚至根腐烂。植株受害时,与病部同方位上的树冠叶片失去光泽,严重时叶片变黄,叶脉金黄色,易脱落。当病斑向四周扩展使根茎树皮全部腐烂时,导致全株枯死。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砧木。选用具有较强抗病性的积壳作砧木,栽植时嫁接口要露出地面。对已发病树可选用积壳砧进行靠接换砧。2.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果园的土壤改良,雨季来临时,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果园积水,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天牛和吉丁虫等害虫。中耕时避免损伤树皮,尽量减少伤口,防止病菌从伤口侵染。3.药剂防治。发现新病斑,及时涂药治疗。可采用浅刮深刻涂药法,即先刨去病部周围泥土和浅刮病斑粗皮,使病斑清晰显现,再利用刀在病部纵向刻划,深达木质部,每条间隔1cm左右,然后涂药。药剂可选用2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1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1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待伤口愈合后再覆盖新土。

  八、裂皮病

  危害部位:枝干

  症状:受害植株砧木部树皮纵向开裂,部分外皮剥落,树冠矮化,新枝少而弱;叶片少而小,多为畸形;叶肉黄化,类似缺锌症状,部分小枝枯死。病树开花多,但畸形花多,落花落果严重,产量显著下降。

  防治措施:严控苗木和接穗,嫁接、修剪的工具要用10%的漂白粉液,或25%甲醛+2%~5%氢氧化钠混合液浸泡1~2秒消毒。对修剪病树用过的剪刀可用含5.25%次氯酸钠的漂白粉10倍液消毒。对症状明显、生长势弱和无经济价值的病树及时挖除。

  九、 煤烟病

  危害部位:枝叶、果实

  症状:发病初期在病部表面出现一层很薄的褐色斑块,然后逐渐扩大,布满整个叶片及果实,形成绒毛壮的黑色霉层,似煤烟。也上的霉层容易剥落,其枝叶表面仍为绿色。到后期霉层上形成许多小黑点或刚毛状突起。受煤烟病危害严重时,叶片卷缩褪绿或脱落,幼果腐烂。

  防治措施:合理修剪,清除病枝病叶,及时疏剪,密植果园及时间伐,增加果园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有助于控制该病的发展;及时防止蚜虫类、蚧类和粉虱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不使病原菌有繁殖的营养条件。发病初期药剂可选喷80%代森锰锌(喜盛果)6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99%矿物油(健秀)。

  十、灰霉病

  危害部位:花、叶、果实

  症状:开花期间遇阴雨天气,花瓣上先出现水渍状小圆点,随后迅速扩大为黄褐色的病斑,引起花瓣腐烂,并长出灰黄色霉层。若天气干燥,则呈淡褐色干腐。当发病的花瓣与嫩叶、幼果或有伤口的小枝接触时,则可使其发病。嫩叶上的病斑,在潮湿天气时呈水渍状软腐,干燥时呈淡黄褐色,半透明。小枝受害后常枯萎。果上病斑常呈木栓化,或微隆起,形状不规则,幼果受害易脱落。侵染高度成熟果实、发病部位褐色、变软,上生鼠灰色霉层,失水后干枯变硬。

  防治措施: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烧毁。花期发病,早晨趁露水未干时仔细摘除病花,以减少侵染源。开花前喷施1~2次药剂预防,可选80%代森锰锌(喜盛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30%醚菌酯(百美)2000倍,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倍。

  十一、青苔病

  危害部位:枝干、叶

  症状:青苔病实际是一种附生绿球藻附生于树干、枝条和树冠下部的老叶上,严重发生时,可蔓延至中上部叶片。在叶上密生一层草绿色藻体,覆盖整个叶面,抑制光合作用,树体变弱,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以有机肥为主肥,不偏施氮肥,适量使用微肥,适度使用叶面肥料,增强树势;正确排灌和适度修剪,降低果园内通透性,以减轻发病程度。对已经发病的果园,可喷施甲基硫菌灵+乙蒜素混合液,或洗树净(氧化矽细胞活化剂)300倍液。

  十二、根结线虫病

  危害部位:根系

  症状:发病初期,线虫侵入根须,使其膨大, 初呈乳白色,以后变为黄褐色的根瘤,严重时须根扭曲并结成团饼状,最后坏死,失去吸收能力。危害轻时,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叶片失去光泽,落叶落果,树势严重衰退。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苗木和泥土进入;2月下旬及7月下旬新根萌发期,扒开病树树冠下的表土清除病根,均匀撒施杀线虫药剂,然后覆土。也可在淋施水肥时增施杀线虫药水剂一起淋施。可选用15%阿维▪噻唑磷(福瑞多)撒施或1500倍液淋施。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21/1/14/art_1594266_58940067.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