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机制,围绕产业升级抓引才、突出功能完善抓载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创新人才机制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区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每名常委包联1名高层次人才,服务、激励专家人才参与区域发展建设。推荐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个人、团队、基地25家,位于全市前列,形成人才发展良好氛围。依托呼和浩特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相关措施,先后三批次引进39名具有境外著名大学或“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为事业单位补充了新鲜血液。选派1名处级干部,到呼和浩特市驻深圳人才工作站工作。引入5名北京大学优秀在读研究生赴黄合少镇开展社会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人才引育
依托赛罕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2000平方米的区级人才驿站综合共享服务区,建成“线上+线下”人才工作站体系。线上建立医疗、教育、科技、经济、社会、文化、企业、高新技术、农林专业、土专家田秀才10个领域人才库,运用“互联网+”技术,联络自治区、市人才工作机构,联合人大、政协、群团组织共同搭建首府城区高端人才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互动群、网络专家留言等方式提供人才咨询服务。线下构建人才交流平台,高效利用人才驿站阵地,为各类人才提供开展学术研究、洽谈会客的空间。
关注基层民生,人才服务全面下基层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吸纳青年大学生、支持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多渠道引进人才、鼓励吸引社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加大人才培养、提高乡土人才开发培养等措施,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结合工作,切实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指导协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牧等领域人才,组成志愿服务队、专家团队、宣讲队等,积极开展送教下乡、专题讲座、结对帮扶等活动260余次,惠及群众17000余人次。
创建人才创业园,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搭建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筛选符合入驻条件企业187家,就业人数2183人。基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专业化运营的机制,重点关注基地企业发展情况,从人才引进、孵化培训、上市辅导等多方面,针对创业企业需求做好服务对接工作,着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第八批“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殊荣,成为集聚电子商务类人才的新高地。
[责任编辑:赵彦琳]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bj_rcgz/202010/t20201019_1553661.html
下一篇:奏响“三部曲” 下好人才一盘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