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堡镇党委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提素质抓党建,聚合力谋发展。结合新平堡实际,镇党委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镇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凝聚了强大的建设合力,为实现全镇建设蓝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结合全镇实际,镇党委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发展抓项目、增收抓劳务、和谐抓稳定、保障抓党建四个支点,制定农业稳镇、劳务兴镇、旅游富镇、商贸活镇的工作思路。
靠特色谋出路,拓宽渠道促增收。挖潜力,优化传统产业促增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近年来培育小杂粮、药材、土豆、林果、养殖四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新平堡镇成为全县药材生产基地。壮实力,延伸产业链条促增收。依托全镇山大沟深、草场广袤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的,引导组建了养牛、养羊、养猪、种植、渔业、林果、旅游等专业合作社,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创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促增收。新平堡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传统民居保护项目、国家美丽休闲乡村,发展旅游具有独天得地的优势,因此发展旅游业是全镇脱贫的新型途径。结合实际情况,编写了新平堡旅游开发策划方案,与苏木山景区开展战略合作,举办导游培训班,制作古堡沙盘;注册成立了全县首个旅游合作社-新平古堡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并开设新平堡农家乐客栈联盟。增活力,加大农民培训促增收。镇党委、镇政府积极争取县劳动力市场的帮助,年培训技能型人才700人(次),输出劳动力1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00万元,劳务输出已由体力型向体力、智力并重型转变,由分散型向有组织、成建制方向发展。尽全力,再铸商贸辉煌促增收。新平堡自明代设立蒙汉马匹交易市场以后,商贸业逐步繁荣起来,成为三省商品集散地,为了提高农民的增收步伐,镇党委坚持走商贸活镇的路子,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个体经营户逐步增多,吸引周边内蒙、河北等地农户来此贸易,繁荣了市场。用政策,重振集体经济促增收。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土地有偿租用、转让使用等方式,吸引内外资的投入,加快农村空闲耕地、荒山荒坡的开发利用,不仅贫困户可以增收,也可以壮大集体经济。
抓党建促脱贫,脱贫攻坚显成效。按照镇党委制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路径,对全镇13个贫困村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析全镇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产业帮扶、开展技能培训提高“ 造血”能力、利用现有兜底政策开展救济式扶贫等,切实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努力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撰稿人:赵晓飞;审稿人:杨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