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那坡县边境线长达207公里,脱贫攻坚对稳边固疆有重要意义。该县2015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8.2%,2019年底降至2.31%。今年截至8月底,该县剩余未脱贫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各项指标已全部达标。
定点帮扶那坡的自治区国家安全厅、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广西大学、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广西林业集团、南宁海关、百色学院等中直、区直单位,从基础设施、扶贫产业等方面入手,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推动兴边富民。
补短板强基础
那坡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各帮扶单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亟待解决的项目,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其中,自治区国家安全厅投入65万元,建成弄底村农资超市、汤弄屯饮水管道接入项目、坡芽村照明项目等;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排中心粮库一期建设资金320万元;广西农投集团投入450万元改善百都村和龙华村电力基础设施,筹集3.3亿元对全县农村电网实施升级改造;广西大学投入97万元援建了口角村产业路、念头村沟渠整治、新建百林村蚕房等;百色学院投资49万元,在定点帮扶贫困村实施了生产路、排水沟、村屯亮化等11个基础设施项目;广西林业集团投入20万元在隆平村、中山村实施生产路、挡土墙、涵洞等项目。
基础设施改善为扶贫产业发展打下基础。“路通了,牛栏建好了,我就养了20多头牛,一年收入不少于10万。”龙合镇仁合村村民陆元忠说。
抓产业稳增收
龙合镇仁合村是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的联系点。仁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引导群众发展种桑养蚕、育肥牛和中草药种植三大产业。目前,全村肉牛长年存栏量650头以上,桑园面积将近1000亩,中草药800亩。
产业少、小、散,是那坡贫困面广、程度深的重要原因。各帮扶单位全力抓好扶贫产业这个根本之策,围绕县级“5+2”(桑蚕、中药材、油茶、猪、鸡+杉木、牛)特色产业,坚持“资金优先支持、项目优先上报、政策优先奖励、资源优先倾斜”。
广西大学打造那坡北部山区优质桑蚕种养示范区,目前已有桑园2200余亩,参与其中贫困户130余户,户均年收入超过2.5万元。
南宁海关投入124.3万元援建山油茶项目,在百南乡百南村、甲柳村和德隆乡文华村发放树苗17.3万株,种植面积2300多亩;投入147万元建成8个集体牛舍,黄牛年产量超过300头。
其他帮扶单位各显神通。自治区农垦局建设仁合村畜牧养殖产业和南部片区澳洲坚果产业示范园;广西林业集团落实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
激动力固成果
城厢镇那布屯30户人家28户养蚕,近年纷纷住进新房,买了小汽车。2016年,广西大学的驻村干部刚开始动员村民种桑养蚕时,不少群众扭头就走,他们几年前养过,养不成还误了一年玉米收成。
“没想到第一书记请来了技术员,在村里住了两个月,手把手教会了大家。”村民罗永平说,他如今每年养蚕收入3万多元。广西大学依托人才、平台等优势资源,利用送技术上门、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加以技术指导,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技能脱贫”。
中直、区直单位坚持“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脱贫不返贫。2019年以来,组织举办种桑养蚕、中草药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20多次,培训群众1000多人。自治区国家安全厅、百色学院等单位筹集经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义诊等公益性活动,增强群众脱贫信心和动力。
创新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成果。南宁海关运用政策,推动那坡县3家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企业建设;设立“公益海关”电商平台,对帮扶村实行免费开放,促进农产品上线运营。自治区国家安全厅主动对接企业和种植户,在厅机关干部食堂设立那坡特色扶贫农产品展示专柜,鼓励干部职工购买,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