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干部风采

怎样学习弘扬“西畴精神”

时间:2020-10-14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云南省委关于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的决定指出,新时代“西畴精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是云南脱贫攻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全省人民持续艰苦奋斗的宝贵财富。同时,云南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同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当前,云南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正在开展新时代“西畴精神”学习活动。深刻把握“西畴精神”的精髓,有助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西畴精神”,真正贯彻落实省委决定,达到学以致用、推动工作预期。

  “西畴精神”深刻着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首先靠的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西畴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统一起来,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狠抓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2013年以来,西畴县委、县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1.7亿元,围绕“有核心能带动、有制度能规范、有档案能查阅、有厨房能煮饭、有宿舍能住人、有净水能洗漱、有厕所能方便、有网络能办事、有书报能学习、有公示能明白”“十有十能”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成行政村(社区)活动场所72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630个,实现基层党组织“有形堡垒”全覆盖,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每一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组织保证。

  “西畴精神”彰显着一干到底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钉钉子的精神”“要真正做到一张好蓝图一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在摆脱贫困的长期奋斗中,西畴县从领导干部到人民群众都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如肖家塘村,原本有12户人家,因大山阻隔,出入极其艰难,一些人家陆续搬走再也没有回来,只剩下4户人家,他们每家出一个人,4个人,炸石开山,6年时间,干通了5公里山路。坚持修路的侯寿高、邓招财、姚仕斌、姚光金被赞誉为现代“四愚公”。邓招财的妻子杨世美负责给工地送饭,她支持“四愚公”说“你们专心干,一年做不好,两年,多做几年,它会修好。”朴实的话语彰显了哲理。通过多年持续用力,西畴县探索出了山顶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戴帽子”,山腰大力发展林果,绿色产业“系带子”,山脚建台地、修梯田“搭台子”,平地实施高效农业建设“铺毯子”,入户建水窖、修沼气“建池子”,村庄开展异地搬迁房屋改造“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全县治理石漠化140余平方公里,植树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8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5%提高到50.68%,把“穷山顽石”变成了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逐步变成金山银山。昔日的石旮旯地,已经发展起了猕猴桃、中药材等致富产业。

  “西畴精神”蕴含着无私奉献的为人品质。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西畴县2018年在文山州率先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62个贫困村、99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413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12%,目前,未脱贫的71户275人已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创造了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这浸透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辛勤汗水,蕴含着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奉献牺牲。木者村党总支书记刘登荣从带领群众点燃炸石造地第一炮到脱贫致富,36年,改变的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种植大户程敦儒,带动7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中央定点扶贫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出的张玉亮、时磊、张庆敏、冀永生等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长期驻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有无数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并肩作战、攻坚克难、默默奉献,却不知道自己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不知道自己就是真正的英雄。

  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就是要深刻把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用“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弘扬“西畴精神”,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硬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起来,努力实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宏伟目标。

  侯行辉(云南省文山州社科联主席)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9/29/339072.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