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更好地激励人才干部队伍,上至中央下至乡镇,积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干部激励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容错纠错机制的出台,更加公开透明并且通畅的晋升渠道,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然则,不少地方“只要没干死,就往死里干”的打鸡血口号,却会让被激励者感到“扛不住了”的惊悚感,时间长了,就成了简单粗暴“开玩笑”,特别是平时被表扬的“能吃苦”“埋头干”,考察时变成“协调能力不足”“主动性不够”,更让“老实人”对“打鸡血”式的激励心生畏惧。
人民日报《持续推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体落实》的发表正当其时,但作为具体落实的部门不能在继续“打鸡血”“喊口号”敷衍塞责,还需抓好“三化”把精神落到实处。
细化过程性管理。实行跟踪管理更民主,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干部管理部门应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对各单位干部的岗位适应、现实表现、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一次跟踪管理,通过个别谈话、调研走访等形式,全面监测和跟踪管理各单位及个人工作落实情况,准确掌握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党政班子定期研判、测评干部日常表现,保障拥有“人事权”主要领导有更清晰的认识、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强化结果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选用越来越风清气正,干部考核也越来越规范化,好干部教育的重要成效之一就是人民群众的眼睛越来越雪亮,干部测评考核越来越科学,让绝大多数干部心里都有一把“公平秤”,不会把私人关系与工作表现等同挂钩。连续考核优秀的干部有了更大的“明年还要优秀”的愿望,这样的干部就是一盏单位里依然亮着的灯,班子成员应多想想“要多放油,让这样的灯越来越亮、越来越多”,不能再想着“我手上的这盏灯在接力之前不能灭”。干部管理部门、“一把手”要实实在在多一些对考核连续优秀的年轻干部重点关注、培养,不搞论资排辈。
实化激励措施。这些年,不管是媒体、民众,还是基层干部对“打鸡血”式励志口号都是持怀疑态度,干部管理部门、“一把手”只压任务、只讲贡献的恶果就是干部“用脚走路”“拉人下水”。现行的激励机制下,对不同干部的个性化需求考虑不够全面,主要是提拔任用,对实绩突出的应给予什么样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等方面难以规范操作,不防在人性关怀化上多激励一些,如:部分单位人员调动有“空编率”的要求,不防先保障考核优秀的干部有优先调动权。再如:因财政困难等原因扣发、停发地方补助,对“考核连续优秀的干部”给予保留补助。
赵仁厅(德宏州梁河县平山乡)
下一篇: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