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资讯

百里杜鹃管理区:“四同”模式着力破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四不”问题

时间:2020-10-13 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党建云

  2019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认真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党建引领,细化工作措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区机关与村(社区)支部同建、项目同管、考核同步、责任同担的“四同”工作模式,着力破解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中能力“不强”、经营“不善”、工作“不实”、认识“不深”的“四不”问题,有效推动了全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形成磅礴发展之势。截止目前,全区共发动了16039户群众以现金3872.375万元、以实物折价7201.748万元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8元,全区71个村(社区)党支部共领办村集体合作社142个,实现了村(社区)党支部100%领办村集体合作社。

  支部同建,破解能力“不强”

  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中,由于大部分村“两委”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村干部发展信心不足,工作中存在“心中无数、手上无招”的现状,导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效果不明显。

  为有效破解这些问题,百里杜鹃管理区通过组织全区54个机关党支部、3家国有企业党组织与71个村(社区)党支部开展“联建共管”结成帮扶对子的方式,切实把机关党员干部组织起来,直接下沉到合作社,参与理顺机制、谋划项目、开拓市场等,通过大量机关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着力破解了村党支部领办能力不强的问题。

  截止目前,通过“联建共管”的方式,6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到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建立了“党员共建示范点”13个,“党员共建责任区”27个,成功打造了鹏程瓜博园、普底大欢乐、黄泥农旅一体示范园等27个项目。

  通过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村产业革命与乡村治理变革同步推进,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与党的执政根基夯实协调发展,在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基础上,为农村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留下了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留下了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留下了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

  项目同管,破解经营“不善”

  营利能力不强、经营管理不善、发展项目容易失败。这是大多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常常遇到的问题。不破解这些问题,就谈不上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百里杜鹃管理区先后下发了《关于组织区直部门到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开展帮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组织机关党支部在全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中开展“四个一”行动的通知》。明确了区直帮扶部门在合作社中不能只是“挂名帮扶”,必须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真正参与到合作社中帮助谋划项目、包装项目、发展项目、管理项目,真正帮扶合作社破解经营管理不善、营利能力弱的问题。

  2020年来,全区18个合作社发展的项目通过机关支部的参与管理,培育出了一批经营实体,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大好局面。通过全区上下干群齐心、苦干实干,充分调动了乡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群众组织起来加入到村集体合作社中。

  通过“无中生有”“变废为宝”“锦上添花”,培育出了普底乡颍川社区大欢乐休闲项目、仁和乡桃园社区农旅融合项目、鹏程管理区鹏程社区惠泉岭休闲山庄项目、百纳乡鸭院村农特产品超市、大水乡大田村生鲜配送中心、黄泥乡“花田酒肆”景区等一批经营实体。

  考核同步,破解工作“不实”

  以往,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重点考核乡、村两级,由于对区直帮扶部门没有具体量化和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导致一些部门老是停留在“走访式”帮扶和“座谈式”帮扶上,工作不深、不实。

  因此,百里杜鹃充分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分别对区直帮扶部门和乡、村列出了差别化考核指标,实施区、乡、村三级同步按月开单、按月督促、按月通报的“捆绑”考核机制。截止目前,共下发工作通报8期,各帮扶部门直接参与合作社谋划产业项目125个,破解发展难题341个。

  林业、旅游、住建等部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整合国储林建设、乡村旅游打造、民宿发展、生态停车场建设等项目给合作社实施,有效推进全区工作形成“鲶鱼效应”发展之势,“有中生好”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

  同时,区级层面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和服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产业项目发展,各村(社区)深挖潜力,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谋特色路,打造了休闲垂钓鱼塘10个;建设农家乐的6个,带动发展床位114张;发展林下种植产业1257亩,林下养殖5500羽,建成农特产品销售超市1个、配送中心1个。

  责任同担,破解认识“不深”

  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中,百里杜鹃实行区直部门、乡(管理区、办事处)和村(社区)三级责任同担工作机制,对履职不力、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严重失职渎职的,在追究乡、村责任的同时,对区直帮扶部门也一并追究责任。

  通过实行三级责任同担工作机制,牢牢抓住了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的示范带动作用,倒逼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认真履职尽责,有效破解了部分区直部门领导干部对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认识不深的问题。

  目前,通过村区、乡、村三级部门的联动,有效推动了农村单家独户“小、弱、散”的经营向“抱团”发展、共同富裕模式转变,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收入。

  “好中生优”打造了一批示范项目,通过在全区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展先行先试,抓点做样,成功打造了鹏程街道瓜博园、黄泥乡槽门村生态大米认购、金坡乡蝶泉谷、戛木管理区戛木社区娱乐休闲体验园等示范项目21个。

    (供稿:毕节市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201010/1602472183838001.htm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