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能人

特殊就业季,这874万人的就业解决了吗

时间:2020-10-13 作者:佚名 来源: 陕西党建网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目前,这874万人的就业情况如何?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促就业?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高校、用人单位。

  拓展渠道岗位:政策性岗位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出政策“组合拳”,扩岗位、搭平台、拓渠道,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今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区治理等方面都面向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拓了更多政策性岗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28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截至9月1日,政策性岗位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

  他介绍,为促进就业,相关部门出台了近40项政策:针对升学,出台了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面向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急需专业扩招的政策;针对基层就业,出台了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录规模、扩大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就业岗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就业等政策;针对参军入伍,出台了加大升学优惠力度、优化体检标准、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针对职业资格条件,出台了教师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等政策……

  “今年,教育部扩大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特岗教师的招聘规模,推出了‘先上岗、再考证’的重要举措,起到了‘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基层教育系统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壮大。”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介绍,截至8月31日,陕西师范大学2020届各类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就业的占比超过80%,在基层教育系统就业的占比达到70%以上。

  同时,各地各高校也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以湖北为例,2020届湖北高校毕业生共44.9万人,湖北籍的高校毕业生共37.1万人。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央加地方“十个一批”的帮扶政策。截至9月初,湖北高校和湖北籍毕业生的就业总体保持稳定。

  创新就业指导:64.5万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

  “云宣讲”“云招聘”“云管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招聘机构、平台企业等加强合作、创新服务,帮助大学生“云上找工作”。

  教育部与9大社会招聘机构联合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目前已提供岗位信息1522万条,累计注册毕业生669万人次,投递简历3736万人次。“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围绕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征兵、创新创业、求职心理调适等主题,已推出23场直播课。“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推动11个省近900所高校开展网签工作,今年已有64.5万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

  帮扶贫困群体: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直接提供岗位近20万个

  “我们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王辉介绍,有关部门和地方通过出台专门政策、实施专项计划、举行专场招聘、实行专人帮扶、进行专门推荐等系列举措,全力帮扶贫困群体。

  教育部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直接提供岗位近20万个,向贫困生手机发送岗位信息28万多条。高校建立重点帮扶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相关招聘计划,重点面向三峡及金沙江库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进行招录,一经录用直接发放1万至2万元津贴,目前已完成全部招录计划,发放津贴120余万元。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头连着万千家庭。

  对于目前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王辉表示,教育部将与人社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指导地方和高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rcdt/20200929/34642.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