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分类管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农村党员队伍,济宁市嘉祥县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科学划分党员类别,细化具体管理标准,督促全面发挥作用,不断增强党员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时刻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高质量建设“五大嘉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科学划分类别。按照农村党员的岗位、年龄、致富带富能力、从业特点及个人优势特长,将农村党员合理组合,划分为“农村干部党员”“农村致富带富党员”“农村外出务工党员”“农村贫困党员”“农村老年党员”“农村其他无职党员”等6个类别,实行分类教育、定向管理。
精准制定措施。一是落实基本制度。各村党支部发挥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落实党内组织生活“12条”标准,农村干部党员严格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轮流坐班制度,定期开展“三务”公开,保障村级党组织正常运转。二是规范档案管理。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县乡联审和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任职备案、履职管理和退出管理,提高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规范农村党员档案材料归档、保管、查(借)阅、转递和补办等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农村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精准化、数字化。三是强化分类培训。按照县委抓重点培训、镇街抓轮流培训、党支部抓集中学习三级联动抓培训的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党员日常培训,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四是开展承诺践诺。根据党员类别,积极组织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党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承诺践诺,所有承诺事项面向党员群众公开,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五是搭建服务平台。抓实党员划片定岗联户制度,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网格片区,根据各类别党员身体条件等具体情况,原则上每个党员联系10~15户家庭,深入开展“建居民档案、记民情日记、解基层难题”以及集中走访等活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六是注重差异管理。对致富带富党员采取“引导式”管理,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助力搞好生产经营。注重发挥其致富带富作用,加强与集体交流合作,积极引导领办合作社,促进集体增收,带动群众就业。对农村外出务工党员采取“跟踪式”管理,对各村的农村外出务工党员情况进行摸排,及时掌握动向,严格落实外出登记、定期汇报制度,外出期间确定一名农村干部党员担任其联系人;积极探索双向管理,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联动”共管体系,发挥沈阳市嘉祥商会党委、驻京流动党委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有条件的流出地及时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人才回引活动,鼓励在外务工优秀党员返乡创业任职。对贫困党员采取“帮扶式”管理,开展与贫困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为每名党员确定1名结对联系人,明确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走访慰问和谈心谈话。对老年党员采取“关爱式”管理,建立健全送学上门、经常走访、交心谈心、结对帮扶、免费体检、临时救助、临终探望、去世吊唁等关怀关爱机制。帮助老年党员足不出户了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鼓励有能力的老年党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矛盾纠纷调解、倡导移风易俗、民主监督村“两委”等工作。
强化结果运用。一是实施亮化记分管理。农村党支部利用《济宁市基层党组织活动记录簿》、嘉祥智慧党建云平台等载体,对农村各类别党员落实基本制度、参加日常培训、开展承诺践诺、实施划片定岗联户等各项工作进行写实性管理,形成《党员亮化记分管理台账》。党支部每月公布一次党员亮化记分、写实性管理情况,年末填入《嘉祥县党员年度考核登记表》。二是分类开展定向考评。对农村干部党员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坐班情况和平时督查考核情况占考核综合得分的40%,年度其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占考核综合得分的60%,结合嘉祥县全县村级大考核大排名,由镇(街)党(工)委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对农村致富带富党员,根据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资助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等工作情况,开展“优秀致富带富党员”评比活动,对选出者将给予表彰,并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库。对农村无职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实行量化考核制度,采用百分制,由履行义务80分(包括参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缴纳党费等党内组织生活)、奉献服务20分(积极参与村内事务,完成镇村重点工作情况)两部分组成,每半年通报一次得分情况。三是有序组织民主测评。每年年底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结合组织生活会,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围绕党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情况,对所有党员进行测评。党支部综合个人自评、群众代表评议、党员互评等情况,结合党员亮化记分和定向考评结果,对党员进行分类别核分排名,按照一定比例评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四是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对列入优秀等次的党员,优先作为县、镇(街)评先树优推荐对象;对列入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的党员,采取“一帮一”的办法,由村党组织确定帮扶人员进行帮扶,促其限期转化提高;对连续三年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党员,按照不合格党员开展处置工作;对组织纪律观念差,不及时汇报情况的党员,纳入第八支部教育转化,必要时要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与党组织半年以上失去联系的,要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嘉祥县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发挥成员单位指导作用,加强统筹谋划,全面整体推进。县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由组织部长任组长的农村党员分类试点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调度会议,推动工作落实。镇(街)党(工)委把开展“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书记亲自推动、亲自指导,安排村党组织建立党员分类台账,做好每个步骤和各个环节工作,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加大检查督导。县委组织部强化对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纠正,跟踪抓好整改,确保党员分类管理工作不走过场、抓出实效。镇(街)党(工)委通过定期督查的形式,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三是注重典型培树。镇(街)党(工)委严格抓好基本管理措施落实,研究制定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规范党员组织关系,创新管理载体方式,及时发现总结经验,注重培养和选树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共嘉祥县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