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朝阳县羊山镇鲁王杖子村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牛书记”,只要谈起养牛就滔滔不绝。其实,“牛书记”并不姓牛,他叫薛钊,是辽宁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副处长。2018年3月,他响应省委号召主动报名来到朝阳县羊山镇鲁王杖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两年多来,他白手起家,不等不靠,带领村干部“赊账建牛场”,干起了全镇第一个村办产业,把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山沟变成了存栏202头牛,占地30余亩的生态养牛场,薛钊也因此被村民、朋友们戏称为“牛书记”。
“小事情”促成“大想法”
建养牛场是好事。刚到村不久的薛钊,第一次在村两委会上提出建牛场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时,得到的不是大家的支持,却是一致反对。面对种种质疑和担心,薛钊并没有争执,而是暗下决心:一定多做实事,得到村民认可,力争把牛场建起来。
2018年3月23日,驻村不足10天,薛钊就协调铁岭某企业为村小学无偿捐助2台风暖锅炉,彻底解决了60位师生冬季取暖的问题。
之后几个月,薛钊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为村里捐图书、电脑、路灯、村部办公设施、捐建灌溉井,协调辽宁电视台为村里拍摄专题宣传片、协调爱心团队到镇上和村里义诊。他还亲自为村里的扶贫鸭蛋代言,自掏腰包购买了包装并通过电商平台将扶贫鸭蛋卖出了省,一次就为贫困户分红两万余元。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村里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既为村里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树立了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得到了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
“小书记”展现“大作为”
感到时机成熟,薛钊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牛场的想法。这次大家并没有反对,但是建设牛场投入巨大,启动资金从哪里来?薛钊认为,产业是根本,没有产业做支撑,脱贫攻坚工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等都将是空中楼阁。
经过反复沟通,薛钊最终和村两委达成一致,晚干不如早干,不等不靠,没有启动资金,就由第一书记担保,赊账建设牛场。2018年5月17日,王杖子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7月18日,牛场破土动工。
那一阵子,牛场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薛钊每天都奔走在找资金的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来,通过社会捐赠、爱心众筹、集资入股等形式,募集资金300余万元,实现存栏肉牛202头。
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牛场的电通了、路好了、实现了网络全覆盖。2020年2月,牛场的第一批肉牛出栏,为贫困户分红15万元,为村集体分红3万元。牛场也迎来了第一批9户村民共计40万元的自愿入股。
在建设扶贫牛场的同时,薛书记又将目光投向了生态养鸡产业。说干就干,一座面积330平方米的生态“溜达鸡”养殖场建起来了,精心选购的2000只鸡雏投放到羊山镇鲁王杖子村溜达鸡场内,它们每天吃着小杂粮,喝着山泉水,沐浴在阳光下,确保了纯生态养殖,预计在出栏时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小产业”彰显“大成效”
众所周知,农村干产业难,而最难的是建立长效机制。两年多来,不止一个人提醒过薛钊,“千万不要你一走牛场就黄了”。如今,驻村时间已不足一年,薛钊除了继续为牛场跑扶持外,又开始着手于养牛场长效机制的建立。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家的电话成了薛钊的咨询热线,用沈阳农业大学专业研究合作社的王春平教授的话说,“薛钊是我见过的最较真的学生。”
2020年3月4日,养牛场运营一年多来的第一份公示在全村11个自然屯张贴,牛场的资金来源、运作模式、负债情况和发展远景规划展现在村民面前。
3月26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通过村集体股份授权代表人选并公示。
4月12日,召开合作社成员大会,研究通过新社员入社、修改完善章程、聘用经理等一系列事宜,研究通过了由薛钊起草的完善的村集体、土地和个人入股合作社合同。
4月15日,合作社肉牛养殖项目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优化的组织结构是基础、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动力、完善的制度约束是保障,这就是薛钊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路。
薛钊说,“牛场虽然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发展时期,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我要抓住最后的时间,尽全力让牛场能够活下来,立得住,走得远。”(作者单位:辽宁朝阳县委组织部)
上一篇:韩雷: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坎儿上
下一篇:王秀芳:乘风破浪闯贫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