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和不会为、不善为,说到底就是一种“懒政怠政”现象。长期以来,“懒政怠政”现象的存在犹如一颗毒瘤严重影响着党员干部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度,大大削弱了广大党员干部勤政带来的正面效应。因此,治理懒政怠政十分重要,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还是担任什么职务,都应该把勤政为民放在心头,落在实处。
持续在“政治思想”上下功夫。党员干部在思想意识层面放松了自我要求是产生“懒政”“怠政”的内因,从而滋生了“慵懒散”等消极思想。要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结合干部队伍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有效解决干部队伍的思想困惑、模糊认识等,切实提高干部献身事业、担当责任、开拓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理论提高、认识提高、思想提高。要适时开展谈心谈话。党员干部因工作、生活压力而带来思想起伏,需要及时进行谈心交流,有效化解心里包袱,如在提拔干部时,被提拔者、未被提拔者以及其他党员干部思想上可能会有波动.......部门领导就有必要适时地开展谈心谈话,促使党员干部能正确认识有关问题,消除可能的消极和负面情绪,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筑牢“拒懒防怠”的思想政治防线。
持续在“监督手段”上下功夫。对党员干部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是产生“懒政怠政”的外因。如有些纪检监察干部怕得罪人、自己人监督自己人从而“走过场”等。要加强党内监督,莫让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一句空话。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示范带头遵守党章党规,把纪律挺在前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着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监督中也受监督。要加强社会监督,提升监督效果。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开启全天候“照明灯”。此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传递信息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通过电话、网络、信访、短信等举报平台,实时监督党员干部,督促干实事、干好事,切实治好党员干部“懒政”“怠政”“顽固症”。
持续在“用人导向”上下功夫。“懒政”“怠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党员干部消极颓废、精神不振、不思进取、裹足不前。要确保“能上能下”用人选人机制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好《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切实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推动各级各部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让《规定》成为治理懒政、怠政的一把“利剑”。要确保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发挥实效。在反腐高压态势下,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出现了不愿干事、不敢干事的认知。做优纠错改正机制,就要把导向“立起来”,把旗帜“竖起来”,把要求“亮出来”,把程序“晒出来”,切实把干部从“想做事怕出错”“想干事怕被罚”的困惑困扰中解脱出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想干事怕干错事”后顾之忧。
持续在“权责统一”上下功夫。由于我国当前各部门间存在着职责不清、权责不一,使权力重叠、权责划分不合理,从而造成各部门之间推矮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要明确清单落实责任,将权力明确化、细化,列出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既要使各部门的公职人员认识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也要认识到在行使公权时不可消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要深入推进实施机构改革,理顺部门之间、人员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的治理体系,建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确保各部门权责明晰化、政令统一化。
赵屹 (普洱市委组织部)
上一篇: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下一篇:摘了“帽子”不能卸下“担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