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的雨季逐渐走向尾声,漫山青白色的金银花含苞待放,蜜蜂在丛中嗡嗡叫着,走进金银花海,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烦躁的内心也得以片刻安宁。
“进入9月份,我们就要开始今年的第三次金银花采摘了,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产量却出乎了我的预料,看着花地,闻着花香,一切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白石岩自然村总组长杨根深激动的告诉笔者。
初探索——千里奔波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仅仅靠传统农业模式,是无法跟上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仅仅依靠党委政府给路子,在等待中前进发展也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要付诸行动,要去探索、去创新,找出适合我们社区的发展路子。”中塘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段兴禄经常这样说。
2017年以来,在中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段兴禄的带领下,各村寨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发展路子,但大多以散户为主,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发展模式,无法有效显示出带动力。2018年初,段兴禄通过与多方联系,对金银花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市场前景进行了诸多分析和了解,还与白石岩总组长杨根深千里奔波,自费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考察和了解到,金银花不但市场前景好,而且还具有投资少、收益高、种植时间长的特点。通过二人千里奔波实地考察,社区“两委”和白石岩自然村对金银花种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中塘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适合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
谋发展——无畏前行
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只要能给群众带来实效,群众就会愿意参与,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说干就干!但想推动一项产业的发展却并非易事!北花1号品种与本地金银花存在明显区别,是否适宜种植农户存在怀疑。合作方远在千里之外,是否存在卖苗的动机?毕竟是新兴产业,农户缺乏信心……面对群众的怀疑和排斥,社区“两委”与自然村负责人并没有退缩。站在群众的角度,总支书记段兴禄与供苗方经过多次磋商,同意将花苗的价格适当减少,消除群众的投资顾虑,并与白石岩总组长杨根深以身示范,带头种植近200亩。同时,以合作社为载体,农户直接与合作社进行交易,后续销售由合作社统一与合作方联系,大大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渐渐地,群众从排斥到怀疑,再到主动争先报名种植,2019年3月中旬,500亩金银花种植在社区落地生根。
敢尝试——曙光初现
“去伐木打矿讨生活已经不可能了,如今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效利用起土地资源,才是群众的最好出路。在各种产业发展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投资高、见效慢、收入低各种原因让大家望而却步。如今社区费尽苦心引进金银花产业,投资不多,见效也快,还像茶树那样一次种下,常年收获,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尝试,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呀!”丰盛坝自然村段登永一边修剪金银花,一边信心十足的谈论着。
种下的金银花没有让广大花农失望。2019年3月中旬开始种植,5月初第一拨金银花就开始绽放花苞,7月、9月幼小的金银花枝上缀满了青白色的花苞,虽然产量很少,但群众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2020年5月初,金银花进入采摘期,每亩生花产量20公斤,超过预期产量10公斤,更让不少花农兴奋不已。在合作社提出无论采花多少均照单全收的决定后,无论种植多少,花农们都开始采花忙碌。疫情带来的阴霾早已烟消云散,展现出一道道奔向美好未来的绚丽曙光。晨间,为采摘到符合规格标准的鲜花,在布满露水的花地里尽是勤劳采花的身影;在临时采收点站满了提着大袋小袋交花的群众。
盼未来——产业振兴
因金银花采摘期间属于雨季,无法对金银花进行自然晒干。经社区“两委”和合作社成员进行商议,决定采购烘烤机对金银花进行烘烤。但因合作社缺少运作资金,购买烘烤机的资金来源又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为给花农和合作社提振信心,社区工作人员和部分合作社成员首先站了出来,通过各自注入股金的方式,很快筹齐了采购烘烤机的资金。两台烘烤机在金银花采摘前先后到达,群众采摘的鲜花得到及时烘烤,完全消除了因金银花储藏不及时带来的质量不合格风险。
今年金银花的收获还属喜人,但只是将它种下去,然后收购来又销售出去还不够。据了解,如今中塘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通过认证绿色有机基地,使质量和产量均得到保证,不断从“绿色、有机、生态、健康”方面寻求着新的发展路子,只为让产业振兴成为社区未来的最靓名片。
推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农村基层组织任重道远。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未来的乡村必将不负这段奋斗的岁月,未来的中塘必将香飘万里,充满希望。
严晓霞(中共腾冲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