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地处黄浦区与徐汇区的交界处,是闹中取静的一片区域。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南昌路叫环龙路,是为了纪念在上海第一起空难中遇难的飞行员环龙而命名的。
今天的南昌路由原来的环龙路与陶尔斐斯路合并而来,全长1690米,宽14米到15米,街道两边错落分布着一些法式建筑和老上海石库门建筑。
这条路,在中共党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毛泽东同志更是意义非凡。其中,老渔阳里2号(南昌路100弄2号)是毛泽东联结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纽带,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南昌路180号)是毛泽东推动中共重视农民问题的引擎,大同幼稚园(南昌路48号)更是毛泽东托付血缘亲情的摇篮,深深烙下了毛泽东同志的足迹与牵挂。
老渔阳里2号
在理论和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蹴而就。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但当时(1916年—1920年)中国流行的主要是无政府主义。特别是在北大,无政府主义思想十分活跃。李大钊虽然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也一度同情无政府主义;陈独秀在1920年之前则不是一个确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题为《民众的大联合》。该文提出,要把中国从黑暗中拯救出来,根本的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而要实现“民众的大联合”,又必须以各行各业“民众的小联合”为基础。
此时,在毛泽东的观念中,似乎“革命就是联合”,还没有深刻意识到阶级的划分。他曾经对斯诺说过:“就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正在找寻出路。我读过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
总的来看,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对于共产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共产主义强调人类最终要取消国界、实现大同。因此,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到中国的时候,与无政府主义相混淆,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毛泽东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真正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这就必须走进南昌路上的老渔阳里2号一探究竟。
1920年5月,毛泽东到达上海。这次上海之行,成为毛泽东彻底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转折点。两个月间,他频繁拜访陈独秀及《新青年》杂志社,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组织湖南改造促进会的计划。毛泽东回忆“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坦言“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毛泽东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并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之后不久,陈独秀等人在老渔阳里2号成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一年后,毛泽东作为代表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上一篇:一封抗战家书里的壮志豪情
下一篇:吕思勉:门径是自己读出来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