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有基层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变成了为某政务APP60个账号“签到”“刷分”,且每天至少花掉两小时。在一些社区,3—5部手机已是很多社区工作者的标配。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变成“指尖干部”,疲于应付各种形式化考核。
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为困扰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一大“负担”。事实证明,花拳绣腿功夫再花里胡哨,终究是“指”上谈兵、面子文章。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基层工作就会异化成线上作秀。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会让党的事业发展大打折扣,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落实才是最好的重视。基层减负要坚持精准导向,着眼于解决基层会议多、检查多、考核多、问责多等堵点痛点问题,通过优化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把评价工作的“显绩”和“潜绩”结合起来,从注重“看得见的效果”“当前的效果”向更加注重“看不见的效果”“影响长远的效果”转变,不断厘清权责边界,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减负落实在基层,见效在基层。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打折扣、搞变通,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一方面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切实减少不必要的督查、考核,对各种重复多头的督查检查、考核评价进行“整合”“瘦身”“提质”,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腾出精力为群众办实事。同时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减轻基层干部的心理负担,激励基层干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以减负成效助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勇于斗争,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灶”查清,把“症结”找准,把“药方”开对,明确怎么改、如何治,带头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基层作为推动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终端”和“末梢”,必须谨防重复繁杂的督查考核,只求其形、不重其效的评价机制成为“主旋律”。当然,减负不是减担当,更不是对工作的降格以求,而是提升工作质量,优化工作作风,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党的事业中勇立潮头、再建新功。
下一篇:热腾腾的声音从最基层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