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宿州市灵璧县尹集镇党委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村企合作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镇域经济由单一的生产、销售,向产、供、销、运、加等综合性、跨行业、多领域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壮大,企业、农户长期增收。
示范领办合作社,打破“一麦一豆”种植模式。为破解全镇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薄弱、种植效益不高、农民增收较慢的难题,尹集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和大棚蔬菜种植,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土地附加值。尹楼村、三村村和霸王城村积极学习虹兴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经营管理经验,邀请技术员对选种、施肥、打药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并与之签订收购协议,确保中药材质量高、价格稳,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帮助3个村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圩疃村联合帮扶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成立灵璧县财大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村内蔬菜种植大户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村集体种植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100余亩,年增收6万元以上;菠林村积极整合扶贫资金购置大型农机械,成立专业农机服务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同时将部分大型农机械租赁给农业大户,充分发挥资产价值,获取稳定收益。
引导组建联合社,推动合作社“抱团取暖”。尹集镇精准对接辖区内光大生物质发电厂年需农作物秸秆近30万吨的现状,把集体经济发展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机结合,探索“联合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镇17个村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抱团成立联合社,统一经营管理,整合小额信贷和扶贫资金购置107台打捆机,集中开展秸秆打捆清运。联合社与光大发电厂签订回购秸秆协议,以高于市场价20元/吨的价格进行收购,既保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开展,又带动了全镇村民稳定增收致富。近年来,该项目帮助17个村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元,通过分红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全镇多名贫困劳动力参与清运、堆放、看管等工作,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带动90余名当地劳动力实现长期就地就业,每人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
探索村企合作模式,促进实现“双赢互惠”。尹集镇探索村企合作发展模式,注入扶持资金、扩大经营服务规模,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乡村企业,先后整合扶贫资金640.9万元,在尹集镇扶贫养殖基地建成标准化猪舍5栋,所有权归全镇17个村集体所有,租赁给灵璧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项目年收益80万元,村均集体增收4万元以上。7个贫困村在田路村集中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薄壳山核桃,交由宿州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管理,四年生长期内村均增收2万元,盛果期村均增收4万元以上,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通过对现有资产进行流转发包或改扩建增,建成村级扶贫工厂16个,充分发挥镇内铁源服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进小型服装加工企业入驻,由铁源服饰提供管理、技术等支持,形成生产、加工、定型等流水生产线,实现订单共享互补,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每年为各村集体增收3万元左右,带动5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