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建立“党建+扶贫”工作机制,精准助力,为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理论先行,提升脱贫攻坚向心力。一是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理论部署要求等内容,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计划,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构建“集中讲堂深入学、流动课堂灵活学、网络课堂经常学、一线课堂实践学”的“四学”模式。二是大力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和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开展系列“送学上门”活动,实现学习教育与农村党员“面对面”“零距离”。三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抓党建促脱贫专题培训,举办培训班5期,参学县乡村干部718名,依托“甘肃党建”APP、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培训干部12期2.1万人次。通过坚持学理论,全县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抓脱贫、实干担当促脱贫的精气神不断提升。
压实工作责任,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一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挂牌督战5个未脱贫村,33名县级领导、524名乡科级领导全覆盖挂牌督战369户未脱贫户、652户脱贫监测户和2110户边缘户。坚持每周一分析、每月一调度,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逐户、逐人、逐项落实政策措施,全覆盖排查解决风险隐患。制定了重点任务部门责任清单,建立了到村攻坚总队长包村抓户制度,制定完善了“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计划和到户清单,靠实了各级帮扶干部责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各级督查反馈问题基础上,严格对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指标,组织各级扶贫力量全覆盖、地毯式开展多轮次问题排查清零行动,核实核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整改问题台账,抓实问题整改。三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目标管理、日督查周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大对217个行政村抓党建促脱贫的考核问责力度,坚持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钩,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脱贫攻坚组织力。一是大力推进“两长、两员”网格化治理机制,设置总网格长288名、网格长1584名、网格化指导员1561名、网格员9750名,结合年终考核和乡镇领导班子分析研判,调整交流乡镇党政班子成员32名,选派46名科技特派员赴一线支持产业发展,确保将精兵强将调配到攻坚第一线。二是建强驻村帮扶工作队伍。严格按照《甘肃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选优配强全县13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409名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督促驻村帮扶工作队严格落实“六项制度”,履行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发挥“六大员”作用。三是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村干部选配机制,确保村干部零空缺,推动196个行政村实现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通过“一选两聘”及时调整优化村文书62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940名。
壮大集体经济,提升脱贫攻坚助推力。一是大力推进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实见效,对24个已实施项目进行了回查评估,对20个新建项目进行了跟踪督办,全县21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有效实现村集体增收。二是把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方式,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19家,组织1.2万户农户大力发展到户产业,创新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构建起“五统一分”带贫参与机制和“三保底再分红”管理分配机制,推动各市场主体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培育乡村旅游、畜牧业养殖、电子商务等多元化的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通过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和商业资本等方式,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着力构建“一村一品、多村一业”产业发展格局。
来源:甘肃党建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