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维吾尔语意为“花园村”。在尉犁县委党校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团结带领下,全体村民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发展庭院经济、开办特色民宿,培育乡村文明新风,让村民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
环境美了 村容村貌更“靓”了
走进今日的古勒巴格村,笔直宽敞的道路、洁净温馨的院落让人倍感愉悦;规划整齐、特色鲜明的民宿干净整洁,浓郁的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如今古勒巴格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垃圾桶,每条主干道上都有工作队出资购买的垃圾箱,那些昔日难以处理的生活垃圾,也会由垃圾清运车定期拉走集中处理。村民们都说这样整齐划一、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资料图
“现在,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洒水扫地,把门口和村主干道两旁的垃圾清扫干净,驻村干部耐心引导让我们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房间、家具旧点没关系,干净整齐最要紧!”村民早热木·斯拉木说。
为了将这“小画面”扩展为全体村民的“幸福景”,工作队把整治脏乱差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组建“工作队员+村干部+村民”的志愿服务队,实行第一书记、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层层联动负责制,引导村民对村道、绿化带、公共设施、村民庭院进行全面清扫,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观念,在全村形成了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的热潮。
“填满装实” 农家小院更富了
“工作队就是要做村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想方设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党艳玲说。
为了让村民自家的庭院“填满装实”,工作队和村“两委”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确立了“盘活资源、搭建圈舍、养殖畜禽、种植果蔬”的工作思路,指导村民因地制宜建起了鸡舍、鸽舍和蔬菜小拱棚,让村民增收有了新抓手。
工作队还组织村民在该村乐土育苗基地务工,并邀请专家对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村民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掌握了菜苗的种植技术。由村民亲手培育的菜苗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村民用来发展庭院经济。对于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工作队与村干部组成志愿服务小组,帮助村民将菜苗移植到小拱棚中。如今,移栽的各类菜苗抽芽吐绿,家家户户庭院生机盎然。
资料图
村民沙吾提·阿吾提家庭院里有五分地,以前以种植棉花为主,工作队帮助他种上了桃树、杏树,林间还套种了豇豆、西红柿等蔬菜品种,这些蔬菜不仅满足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需求,盈余的蔬菜还可以出售给其他村民,增加经济收入。
仅今年以来,古勒巴格村全村新种植各类果树3000余棵,栽种绿化防风树1.2万余棵,蔬菜地、小拱棚遍地开花。鸡苗舍里鸣,鹅鸭池中游,村里村外花木秀,条条渠水绕房流。昔日村民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如今变成了长满果树和蔬菜的增收田园。
世外桃源 特色民宿引客来
在工作队、村“两委”的带领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焕然一新的古勒巴格村如同“世外桃源”一样,渐渐有了名气,吸引了县城和周边居民前来观光采摘,体验乡村生活。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如何把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利用,让村民从中得到实惠,成了工作队攻克的重要课题。
2019年,工作队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的总体要求,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集农家乐、风情园、民宿、观光采摘等旅游项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工作队不仅从环境卫生、村庄亮化等硬件方面入手,还在走访入户中帮助村民规划庭院,邀请专家为村民开展民宿服务、食品卫生、健康知识等培训,带领村民乘上旅游致富快车,走上现代文明新风尚的道路。
村民吾尔也提汗·吾买尔就是发展特色民宿的受益者之一。“去年夏天,州内外有300余名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休闲,吃住都在我家院子,每天晚上我们都在葡萄架下跳舞、唱歌,客人很喜欢这里,感谢工作队帮助我办起了民宿,我感觉生活一年比一年有劲头。”吾尔也提汗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秀美的乡村环境、周到的服务体验就是招徕游客的最好名片。今年,工作队在人居环境治理和庭院经济发展的成果上,继续支持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使古勒巴格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文明、宜居、宜游”的花园村,让“世外桃源”变成全体村民的幸福家园。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