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乡镇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资讯

农七队

时间:2020-09-12 作者:佚名 来源: 昆仑网

  “绿树满村,果树成行,墙上农民画,映美家乡。轿车代步,机械播种,产居一体,网络购物……现在的生活真是大变样。”在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农七队,这首由村队文化能人自编自唱的欢快歌谣,表达了村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精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村工作队以打造美丽乡村、拓宽致富门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抓手,不断提升小村颜值、品质、气质,助力乡村振兴,书写和谐幸福新篇章。

  

  

  演绎环境升级“激励曲”

  

  

  走进“最美家庭示范户”村民孙玉玺的家中,香气随风淡淡飘来。一眼望去,庭院整洁有序,花草争芳斗艳,蔬果挂满枝头。走进屋内,简单大方的装修,干净整洁的墙面,满是笑脸的全家福,无不透露着农家的幸福。

  

  

  

  资料图

  

  

  为了调动村民建设宜居环境的热情,工作队建立激励机制,依托定期评比、互观互学、积分超市等方式,评选表彰“最美庭院示范户”“最美示范巷道”。鼓励村民“比速度”,看谁行动快;“比质量”,看谁成效好;“比日常”,看谁维护好。现在,队里争当先进、比学典型的氛围浓厚,人人从观望者变成了美化家园的参与者。盛夏时节,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已成为农七队村民庭院的“标配”。

  

  

  打好“底色”,才能有好“颜色”。近几年,工作队为做好基础性工作,争取项目资金400余万元,硬化村队路面,铺设彩砖人行道,建设绿化管网,安装照明路灯,栽种观赏树苗,极大改善了村队的基础设施,整个村队焕然一新。

  

  

  工作队老党员李达山说:“我们村现在像一个小花园,每天吃完饭在院子里摆弄下花和菜,再到周边巷道转上一圈,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自在呢。”

  

  

  谱写经济发展“创收歌”

  

  

  与许多村民一样,王万江就曾依靠着20亩地维持全家的生活。2019年,在工作队的动员下,王万江将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工作队看他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便聘请他管理合作社的1500亩地。年底,王万江不仅有2.4万元的入股分红,还拿到了5万元的管理工资。再加上妻子务工的3万余元,一年下来,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为了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工作队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队党支部牵头整合土地,村民以土地经营权或“土地+资金”的形式入股,选派种植能手管理,社员年底分红。如今,合作社成员每户年收入6万至10万元。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富余劳动力的安置又成了工作队面临的新课题。针对村民年龄普遍偏大、外出务工意愿不强的情况,工作队与队“两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村民发展庭院“微经济”。队党支部带头承包了25亩土地作为示范田,坚持绿色无公害管理,在全队掀起了绿色蔬果种植的热潮。目前,村队超过三分之二的农户发展起了庭院经济,户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

  

  

  

  资料图

  

  

  “依托村队交通便利和信息顺畅的优势,我们不断探索由单一种植的‘独角戏’到多元化发展‘齐步走’的新路径,增加村民收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说起农七队的发展,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吕军踌躇满志。

  

  

  唱响文化引领“主旋律

  

  

  美丽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农七队路两旁的墙壁上,一幅幅反映村民生产生活的农民画构图饱满、色彩艳丽,令人眼前一亮。村队环境好了,工作队更是在精神建设上下功夫,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队的文化能人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工作队组织绘画能人,以农民画的形式,将本村队民族团结、孝老爱亲、带头致富等典型人物事迹和村队的发展变迁绘制在墙上,成为村民身边一道倡导文明、宣传公益、传递能量的风景线。

  

  

  为大力倡导时代新风,工作队制作了“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类典型示范牌,悬挂在村民的大门外,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家庭、邻里、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进云大哥,我们来帮你收菜啦,顺便给菜地拔拔草。”党员志愿服务队长李新华和四名党员专门来到腿部受伤无法劳动的张进云家帮忙,还专门为他送来一大碗红烧羊排补身体。

  

  

  工作队根据村民的特长和爱好组建了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广受村民好评。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技能互助、帮难解困、走访慰问等便民服务。文化能人志愿服务队发挥自身特长,向村民教授书法、绘画、乐器、舞蹈等技能;巾帼创收服务队搜集各类务工信息,组织村民开展劳务活动,拓宽就业渠道。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积极乐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农七队悄然形成。

  

  

  在工作队、队“两委”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农七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环境优美、勤劳致富、民风淳朴的华章,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唱响了文明和谐幸福之歌。(精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八家户农场农七队工作队供稿)


原文链接:http://www.xjkunlun.cn/fmqhmsjmxzt/sdwmxc/77077.htm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在线网 zgxzz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05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